此后,李渊又攻打河东,没有攻下。李渊便听从了李世民直接入关中的建议,分兵攻打长安。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下令攻城,占领之后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公元617年11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李世民为秦王。这实际上是李渊日后称帝的一个过渡。
隋炀帝杨广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杨广。然后立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宇文化及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郑国。第二年,过了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
隋炀帝杨广一死,李渊便不再需要隋恭帝这个傀儡了。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李渊逼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李渊称帝长安时,许多隋将割据称雄,农民起义军亦称霸一方,全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唐朝开国后,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薛举曾是隋朝金城郡的豪绅,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先称西秦霸王,后又称皇帝,占据了全部陇西,兵力有十多万人。
薛举起兵也想取代隋朝,自己做皇帝,李世民率兵在扶风将薛举打败,将唐的势力扩充到陇右一带,进一步稳定关中局势,薛举病死,他的儿子薛仁杲继续威胁长安。李渊命李世民为元帅第三次出征,这次在浅水原将薛仁杲彻底击溃,薛仁杲也投降了唐朝,陇西收归唐朝。
平了薛举父子之后,李渊又开始对付割据河西的李轨。在李渊建立唐朝之际,李轨称帝,李渊为了进攻薛举,曾派人和他结盟通好。李轨非常高兴,主动让弟弟到长安做人质,李渊封他为凉王。但册封使节到达时,李轨的下属对是否接受唐朝册封产生分歧,李轨没有听信部下的话,又不肯屈居李渊之下,对李渊自称“大凉皇帝臣轨”。
虽然用了“臣”,但李渊并不领情,他不能允许还有一个皇帝的存在,于是加紧了对李轨的军事行动,为了避免战争,李渊派安兴贵去劝说李轨投降,安兴贵是李轨户部尚书安修仁的哥哥。李轨听了安兴贵的劝说没有改变主意,反而说安兴贵是为了报答李渊的恩情才来劝说他的。
安兴贵害怕李轨加害自己,便和哥哥一起谋划,最后发动兵变,俘虏了李轨。河西于是平定。刘武周也是李渊的一个劲敌,他起兵较早,和突厥勾结势力比较强盛。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占领了并州,唐朝的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无力抵抗,弃城而逃。李渊先派裴寂出击,也大败而归。
李渊这时想放弃这个地区,遭到李世民的反对。最后李世民领兵出征,用坚壁清野消耗对方的战术,全面击溃了刘武周的部队。刘武周逃到突厥,后来被杀。唐朝又恢复了原来在河东地区的统治。三个周围的劲敌消灭之后,李渊便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原。
在中原的主要对手是王世充,他原是隋朝的江都通守,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后,他拥立杨侗为帝,又打败瓦岗军,除了李密和部分军队外,其余的瓦岗军都被王世充收编。到公元六百一十九年,王世充踢开杨侗,自己称帝,建立郑国,定都洛阳。
杀掉王威和高君雅消除了内患之后,李渊便和将士严密防守,对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刘文静坚守城防,同时又让大门洞开。城墙上也不树旗帜。守城士兵不许张望、喧哗。这使突厥军队不明底细,不敢入城。李渊又在夜里派兵出城,早晨改道进城,使突厥误以为是援兵到达。
突厥军队不敢恋战,只好退兵。突厥兵虽然退去了,但难保不再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渊给突厥送去书信:“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为了稳住突厥,李渊委曲求全地用了臣子的语气。
李渊率军三万正式起兵之后。李渊传檄诸郡称“义兵”,以维护隋朝社会安定,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便以进军关中拿下长安为最终目标。西进的第一个障碍便是西河郡。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仅用了9天便得胜而归,使得李渊喜出望外。
然后,李渊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设置大将军府,自称大将军,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和刘文静为长史司马。
李渊第二战是决战霍邑。霍邑的西北有个贾胡堡,是霍邑的门户,但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却没有派兵把守,李渊由此断定宋老生是个无能之辈。
李渊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持久战对自己不利。于是李渊让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近城观察,自己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攻城的架势。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三万出战。
李渊领兵假装后退,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抢占了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战中李渊又散布宋老生已经战死的谣言,动摇了军心。隋军大败,全军覆没。李渊顺利占领了霍邑。
此后,李渊又攻打河东,没有攻下。李渊便听从了李世民直接入关中的建议,分兵攻打长安。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下令攻城,占领之后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李世民为秦王。这实际上是李渊日后称帝的一个过渡。
后来隋炀帝杨广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杨广。然后立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宇文化及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郑国。
第二年,过了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隋炀帝杨广一死,李渊便不再需要隋恭帝这个傀儡了,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李渊逼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李渊称帝长安时,许多隋将割据称雄,农民起义军亦称霸一方,全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唐朝开国后,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
薛举曾是隋朝金城郡的豪绅,公元六百一十七年,先称西秦霸王,后又称皇帝,占据了全部陇西,兵力有十多万人。薛举起兵也想取代隋朝,自己做皇帝。李世民率兵在扶风将薛举打败,将唐的势力扩充到陇右一带,进一步稳定关中局势。薛举病死后,他的儿子薛仁杲继续威胁长安。李渊命李世民为元帅第三次出征,这次在浅水原将薛仁杲彻底击溃,薛仁杲也投降了唐朝,陇西收归唐朝。
平了薛举父子之后,李渊又开始对付割据河西的李轨。在李渊建立唐朝之际,李轨称帝。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李渊为了进攻薛举,曾派人和他结盟通好。李轨非常高兴,主动让弟弟到长安做人质,李渊封他为凉王。
但册封使节到达时,李轨的下属对是否接受唐朝册封产生分歧,李轨没有听信部下的话,又不肯屈居李渊之下,对李渊自称“大凉皇帝臣轨”。虽然用了“臣”,但李渊并不领情,他不能允许还有一个皇帝的存在,于是加紧了对李轨的军事行动。
战神李玄霸劝李渊言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兵法上乘,莫不如让安兴贵去劝说李轨投降,这人可是李轨户部尚书安修仁的哥哥,想必会收获奇效!”
而战神李玄霸的名声在外,李轨听了安兴贵的劝说没有改变主意,反而说安兴贵是为了报答李玄霸的恩情才来劝说他的。
李玄霸于是又暗中突破安兴贵的心理防线,言道:“我们要不先下手为强,等到李轨反应过来了,恐怕就是我两的死期了!”于是安兴贵便和李玄霸一起谋划,最后发动兵变,俘虏了李轨。喜欢双生龙种之隋唐霸业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双生龙种之隋唐霸业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