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珠在信中说的虽然婉转,可意思却十分清楚了。
大意就是,知道皇后娘娘心思,也愿意为皇后分忧。
恰好历九少到了赤城县那边,以后估计会很少回到京城,重心会一直在赤城和草原这边。
王永珠也最近几年不会回京城,京城这边的生意也无暇顾及,再加上她师父和师娘那边,年岁已经大了,这次她回去路过荆县,看望的时候,已经看出来他们已经力不从心。
加上京城这边,也已经有了花田和作坊,大致的工序,京城这边的作坊也是都知道的,严格按照标准去做就是了。
红袖添香的生意只要依着定下的章程和规矩,一步不错,就不会出什么岔子。
如今,她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红袖添香的生意,虽然利润颇丰,但是她们也都乐意将这生意转给承恩公府,一来解皇后娘娘之忧,二来大家也能腾出手来做自己的事情来。
甚至,有句话说的很直白,这样做,也是免了后续的麻烦,若是红袖添香能在承恩公府手中继续下去,那也是好事,皇后娘娘以后也能放心。
若是红袖添香的生意以后有什么不顺的,承恩公府也没处寻别人的不是去,皇后娘娘到时候也有个说法不是?
虽然话说得不太好听,可显见得,是替皇后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还在信里说,皇后也不用担心,既然是他们转手,自然一切都会安排妥当,历九少留下的人,也会留下帮助承恩公府的人,将一切都熟悉了,才会离开。
至于最重要的配方,这个也不用担心,到时候会让杜老太医将配方誊写送上的。
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什么都替皇后想到了。
还最后求情了,说唯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青州府境内的还能留下一家红袖添香的铺子,给杜老太医老俩口。
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荆县百姓,因为红袖添香的缘故,已经大部分都改种花草,以这个为生计。
这些花草好些都要新鲜的入到脂粉里,也不能千里迢迢送到京城来,只怕这些百姓的生计就要受到影响了。
所以才厚颜求皇后,只将青州府留下,也算是给荆县百姓谋点福利。
还说明了,青州府的红袖添香也会改名,绝对不会与承恩公府相争。
就因为事事都考虑周全了,所以皇后才更生气。
生自己娘家的气。
她也知道,自己娘家多不成器,只是自己得封皇后,按照祖制,皇后娘家父亲必得封承恩公,不然丢脸的是她和九皇子。
可其他娘家人,她不仅没求封赏,还拦着皇帝不给娘家人任何好处。
以她对娘家人的了解,就封了个承恩公,娘家人都已经抖起来了。
这是没法子的,她才想着,让娘家人去做生意,只要领着红袖添香的红利,一家子也就过上富贵生活,又有了承恩公的爵位,也很对得住了。
只是她打算的好,架不住娘家人太不争气啊。
这名声居然都让王永珠千里迢迢,用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来,要将红袖添香转给她。
这是多怕和承恩公府扯上关系啊!
皇后心里自然清楚,王永珠信上话说的再好听,为她考虑的再多,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她们瞧不起承恩公,不想跟他们打交道,怕惹上一身骚。
所以,干脆,宁愿舍了银钱,也要撕掳干净。
这让皇后面子上哪里下得来,所以又惊又怒,才失了常态。
此刻定下心来,却也能理解。
这是她的娘家人,她自己都看不上,别人又为何要上赶着?
若真是牵扯在一起,以她娘家人的那性子,只怕将来还要生了罅隙呢。
倒不如如今说清楚,撕掳开的好。
只是,王永珠和杜老太医也就罢了,可历九少这边,当初可是靠着自己,才有了今天,到底自己也给了他不少支持,这不过让他帮扶自己娘家一把,就立刻翻脸了?
这是瞧不起自己?还是有别的原因?
皇后心里琢磨了一会子,才吩咐道:“你让怀才派人到外头打听打听,承恩公府在知道我要将红袖添香的份子给他们之后,都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