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季汉长存 > 第416章 未来

第416章 未来(2 / 2)

然而强势的豪强地主向下欺压百姓,变强的上层士族热衷于从功勋贵戚手中夺取权力。勾连的双方分别使得朝政混乱、生民苦难。

虽然在这个时代,士族仍然是不得不依仗的力量,士族中也有不少忧心天下之人。但有识之士都明白,必须要有所改变,要治愈察举制的顽疾,将这个联通豪强地主与上层士族的制度好好改革一番。

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最初的中正制其实是出于遏制世家势力的需要而创立。通过收归品议人物的权力,加强政府的权威,以遏制住东汉时期愈演愈烈的“商业互吹”风潮。

然而制度的实行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郡长官兼任中正官,可以进一步加大太守的权力,使其不容易被地方士族所牵制,理论上是遏制住了士族与官员共治地方的现象。

但治标不治本,当为官者仍然只能自豪门士族中出现时,这些制度都只是一纸空文。遏制世家的九品中正制,短短数十年便成为了世家划分阶级,稳固地位的最强武器。

陈群自然不了解这些,但他很清楚,新一代的统治者必然不会重蹈覆辙,在他看来,不管是站在哪一边,遏制世家的发展已经是主流观点,是不可违逆的。既然如此,选刘备还是选曹操、袁绍,都没有什么区别。

更别说刘备在冀州口碑尚算不错,曹操在兖州“欺压”士人的恶名可是传遍天下。

虽然渐渐发现李澈所图非小,但陈群却敏锐的从中看到了机会,那是留名青史的机会,以及让陈氏抓住先机,在新的制度里分上一杯羹的机会。

他是聪明人,既然知道大势不可违逆,那自然是要顺势而为,合理的利用新的规则。

“啧!”李澈有些不甘心的咂了咂嘴,忽然生出一种“革命果实”要被人窃取的预感。摇摇头驱散乱七八糟的想法,问道:“荀文若又如何?从明公信里所言来看,他可是有些拗不过弯来。明公与他君臣一场,希望他不要走错路。”

提到荀彧,陈群也有些无奈,叹道:“公达已经数次与他谈心,但文若的意志太过坚定,并不容易动摇。只是听说上次见到左伯纸与雕版印刷术后,他似乎有所触动,还特意寻公达问了一些问题。”

“哦?”李澈嘴角弯起弧度,笑道:“看来荀文若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啊。上次寄去邺城的不过是初版,不管是纸张还是雕版都还有改进的空间。更何况就着这两样东西,我还有不少想法等着实施,总能让他有所触动的。”

“真的太可怕了。”陈群有些唏嘘的道:“仅凭这两样技术,史笔丹青之下必然要有君侯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群没有说完的是,也正是这两样东西彻底打掉了他最后一丝侥幸。当这两样东西问世的时候,士族的丧钟就已经敲响了。

李澈看着陈群,沉声道:“那项制度如果能够完成,长文,你也会青史留名,甚至更胜于我。虽然这话你或许闻之不悦,但本侯还是要说明白,勿要自误。”

一项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并不是简单之事,真正的科举制也不是史书上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能够概括。李澈知道大方向,知道其中的内涵与要素,但要想将之以适合这个时代的形势推出,还是有些力有不逮。

所幸有陈群,这位历史上九品官人法的制定者。

看着李澈幽暗深邃的双眸,以及骤然严肃起来的面孔,陈群叹道:“放心吧,您已经给我展示了未来的一角,我知道该如何去做。正如您此前所言,天下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喜欢季汉长存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季汉长存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