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大贤祠,成了三贤祠,随后就成了莱芜三贤的常聚之地。三个人觉得不错,旁边又有流水经过,一些自然生长的古树参天。于是,三人就又修建了几间房屋,常常的住在这里。慢慢的,三贤祠就成了莱芜文人聚集的地方。
这一天,伯益在书房里看书,妫槐进来,还拿着一个篮子。伯益一看,篮子里满满的都是野姜。伯益大喜:“妫槐,你终于送来的,原来那些早就吃没了”。妫槐笑道:“野姜来之不易,要是能驯化种植就好了”。
伯益说道:“应该不难吧?在野地里能生长,难道家里种植就不行?”妫槐解释道:“伯益王,您有所不知,这野姜的功能效应最好,是因为野外的土壤适合野姜的生长,不然,药效就差了很多”。
“这样啊,野外的土壤是怎么样的?”妫槐指着篮子底下的泥土说道:“就是这样的”,伯益拿起来看了看,就明白了。妫槐走后,伯益就把野姜先放在自己的后花园里,用泥土盖上,储存了起来。
过了一天,伯益就安排了四个下人,每人拿着一小撮野姜的泥土,在整个莱芜范围之内,寻找类似的土地。当然,最好就在村庄部落的周围。三天之后,四个人都回来了,只有一个人说找到了同样的土壤。
“什么地方?”下人说道:“就在汶水之阴,有个村庄叫做汶南村,哪里的土壤最适合种植生姜”。伯益一听大喜,当即跟着下人,要去汶南村查看。伯益几个人来到汶水边,看到的却是汤汤的河水,根本无法过去。
伯益疑惑的问道:“你们是怎么过去的?”下人说道:“这里有摆渡的木排,十分的方便”。果然,等了一会,有一个摆渡的过来,伯益几个人上去。当摆渡的木排行驶在河水的中心,一个浪头打来,弄的伯益浑身是水。
“这木排不好,要是冬天,河水溅到身上,岂不是要冻死?”摆渡的人笑道:“您要是能发明一种工具,既能渡河,又安全,那您就是圣贤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伯益心里就暗自记下了。
来到汶南村,伯益找到了汶南村的族长,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族长老石头赶紧下跪。“原来是大益王啊,您是我们百姓的福星啊”,伯益呵呵一笑,说道:“我来是看看,你们这里,是不是适合种植生姜的,可不是来听奉承话的”。
“生姜是什么东西?”老石头是老实的村民,哪里会知道有生姜这种东西。伯益就给老石头解释了半天,说这种东西,既能做药材,又能做菜。把老石头说的羡慕不已,说道:“大益王,有这样的好事?”
伯益说道:“老石头呀,你愿不愿意种植生姜?”老石头一听,有些为难。自己只会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小米,哪里会种植药材?再说了,只听说药材都是去山里挖的,种植了卖给谁去?
伯益见老石头有些犹豫,就猜出是成本和销路的问题。说道:“老石头,这样吧,你放心大胆的种植生姜,你生产多少,我就收购多少,按照小麦3倍的价格如何?”老石头一听,哪里还会不愿意?
别说3倍的价格,就是跟小麦一样钱,都愿意种了。“可我不会种生姜啊?”伯益就教给老石头种植的方法。老石头笑道:“这个太简单了,比种植庄稼都简单,我一定给大益王种好,丰收不敢说,绝对不会太差”。
伯益跟老石头商议好了,伯益就把生姜给了老石头,并按照妫槐的办法,教给了老石头。老石头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了二厘地,到了秋收的时候,竟然收获了300斤。伯益看看,是喜出望外。
当即就给了老石头一锭金子,可把老石头给乐坏了。二厘地的生姜,竟然得到了一锭金子。老石头问道:“大益王,明年要不要种植?”伯益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等明年,你把这些生姜切成种块,一定有万斤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