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之地,在伯益的治理之下,不光是养殖业很发达,农业也是九州最好的地方。基本上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但,天有不测风云。先是东州的其他地方,阴雨连连,接下来就是帝都开始闹水灾。
最后就是九州之内,莫不是水灾严重。但,奇怪的很,莱芜之地,下雨虽然稍多些,还没有水灾的迹象。伯益听到传闻,说是舜帝失政,得罪了天上的神仙。也有说神仙下凡查看民情,被舜帝羞辱,神仙大怒。
神仙回到天上后,就惩罚舜帝,降下三年的水灾。莱芜之地,虽然好一些,但也是人心惶惶。莱芜三贤找到了伯益,姬松说道;“大王,莱芜之地,虽然好一些,我觉得还是做好准备”。
“怎么个准备”娰柏说道:“我建议大王修建一个“祭天台”,大王可以祈祷上天,老保佑莱芜的百姓”。对于祭天的说法,伯益是深信不疑的。自从尧帝开始,朝廷就很重视祭天。
就算是太平年间,朝廷也是每年要祭天的。一般说来,掌管祭天的官,都是天帝的亲信。自古以来,做天帝的都说自己是受命于天,因此,掌管祭司的官叫做大祭司。上一次,舜帝要赐封伯益为大祭司,就遭到了大禹的反对。
因此,祭司的官职不大,但可以替天说话,说出的话就是上天的意思,这个权利就大到天边了。伯益见莱芜三贤,来劝自己修建祭天台,心中却是有另外的打算。对于祭天的作用,伯益不是很相信,但对于观测天象,伯益是知道的。
在编修《山海经》的时候,里面记载了许多天象之事。伯益经过校队编修,对于天象之事知道的不少。伯益随即说道:“修祭天台的事情,没有问题,就由你们三个监督修建,如何?”
三个人领命下去,伯益就让少伯去安排。伯益的王府不差钱,又是伯益的命令,这一声令下,就开始了修建。姬松很快的做出了祭天台的方案,位置就在嬴王城的正南面,跟伯益的勤政大殿是一根中轴线。
只是距离的远了些,因为嬴王城外面,还有民居。在整个嬴城的正南面,有360丈的额地方,正好是一片空地。姬松的设计,祭天台是正方形,边长是12张,高是12丈。按照一尺一个台阶,共有3600个台阶。
姬松几个,动用了一万多人,耗费了伯益黄金近万两。姬松不花自己的钱,是不心疼,伯益却是觉得太浪费了。不过,伯益只是心里想想而已,这是全天下百姓的民俗,怎么能乱说?
祭天台建成之后,伯益沐浴斋戒,带领自己的属下,召集了附近的数万百姓一同祭天,伯益登上了祭天台。祭天台上供奉了天地之位,又摆上了三牲礼物,瓜果桃李。伯益亲自点燃香火,按照朝廷的礼仪几天。
不一会,天上祥云片片,彩霞满天。不说老百姓都欢呼雀跃,就是伯益也大吃一惊。“难道真有天地之神?”自黄帝以来,都是供奉天地之位,人们也不知道天上都有什么神仙。祭天,实际上就是看天象。
自从三皇五帝,具有天象之眼的,都是天子。伯益也深谙此道,只不过,伯益只是三等王,不能乱说。但天象之说,是十分的准确的。伯益站起之后,注视着冥冥苍穹。白天虽然看不到星象,但伯益心中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许久,天空中传来一阵声音,伯益仔细倾听,终于明白了一切。在一旁的姬松几个,见伯益不住的点头,很是奇怪。姬松终于忍不住,问道:“大王,您听到了什么?”伯益微微一笑,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咱们莱芜无虞也”。
姬松是文人,却是深信天道,听伯益如此说,心下十分的欣喜。这个祭天台就是自己倡议修建了,自然是沾沾自喜。祭天结束之后,伯益回到自己的宫殿,一直在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