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心里却不这样想,他向往的还是尧帝初期的景象,一切都那么美好。但伯益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世道在变,人也在变。人心变得更快。以前需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现在解决的却是贪欲和贪婪的问题。
大禹继位已经三年多了,在中州的商均,一如既往的恣意妄为。身边的人也有劝诫的,商均似乎都听不进去。知道大禹来了一道圣旨,宣他进帝都面圣,商均才有一点点的不自在。
商均见到了大禹,大禹便问道:“你还有什么未了之事?说出来,我替你解决?”商均却是笑道:“我未了的,你也是你未了的,你想怎么办就痛快点,我等这个时刻,已经多日了”。大禹这才明白,商均其实不傻。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大禹也不再多说,就赏给了商均一壶酒。商均没有任何的表情,回到自己的住处,喝下这壶就,就安然睡去。第二天,大禹就宣布商均酒色过度而死,把商均厚葬在帝都之东。
大禹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商均不死,如鲠在喉。商均死了,封赏谁去做中州王,大禹一直犹豫不定。太子姒启启奏道:“帝父,我想去中州试试”,大禹就是一愣。对于商均在中州的所作所为,大益一直就是很了解的。
现在的中州,被商均治理的乱糟糟的。最关键的中州是商均封王的地方,不好听也不好看。大禹问姒启:“为什么选择去中州?”姒启说道:“帝父,我在伯益拜师期间,对治理嬴城非常有心得,中州更大,我想验证我的做法”。
大禹一听,这个想法不错。自己的江山,早晚会是他的,让他历练一下也是好的。要是姒启做好了最好,要是姒启做坏了,立即调他回帝都也不晚。大禹想明白了这件事,就同意了姒启的请求。
朝会的时候,大禹就宣布封赏姒启为中州王,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些大禹的心腹之人,赶紧劝诫:“陛下啊,前不见商均乎?”大禹当然知道,就驳回了这心亲信的劝诫。那些中庸的大臣,就看热闹了。
商均死在中州,看看姒启会怎么样。反正换了朝廷,自己一样做官。姒启接受了大禹的封赏,就带着自己的一班人马,来到了中州。此时的中州,还是那样的乱七八糟。商均死了,没有新的王,所有的人都在观望。
很多人都在猜测,会封赏谁来做中州王。毕竟中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的显赫,俨然是九州的枢纽。大家都没有想到,只姒启来做中州的王。姒启来中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自己的班底。
姒启有在嬴城的经验,最清楚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权利。而权利不是别人送的,而是自己抢来的。权利的基础就是兵权,所以,姒启来中州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一个中州城,就足足有2万人。
姒启把自己带来的亲信,都提拔成千夫长,自己则兼任大将军,还制做了军权象征的兵符。为了不跟朝廷的兵符一样烦忌讳,姒启制做的兵符是一只狼符。训练了半年,姒启从这中间,挑出了12个最忠心最勇武的人做了将军。
中州有12个城,每一个城去一个将军。允许每一个将军可以扩充兵员一万人。至于军饷,则是自己想办法。姒启这个做法,立刻得到了12个将军的支持。这些人很明白,靠姒启发军饷不太现实,最靠谱的就是搜刮民财。
姒启在嬴城的时候,就开启税赋,三十抽一。来到中州以后,允许12个将军开征税赋,可以20抽一。可是,这些将军在实行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了10抽一。虽然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却能迅速聚集财富。
就这样,姒启用了不到一年的时候,就把整个中州治理的跟铁通一般。姒启的做法,也引起了帝都有些大臣的不满。因为这些大臣,也有来自中州的。但有一个人干弹劾姒启,就是因为他是太子,就是将来的天帝。
帝都的所有人,都以为姒启把中州治理好了,就开始享受了。这个时候,姒启却上奏大禹,要回帝都任职。大禹是姒启的父亲,自然明白姒启的想法。大禹准奏姒启会帝都,重回太子府,做监朝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