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人间百戰 > 第21章 后汉系列之三分归晋1

第21章 后汉系列之三分归晋1(1 / 1)

9.6.1题记

本篇述历史上三国归晋事。凡两战:

名称晋吴之战,时间AD260,地点荆州,对阵晋军羊牯对吴军陆抗。

名称灭吴之战,时间AD263,地点江东,对阵晋军王杜两军对孙皓吴军。

9.6.2灭吴之战

这一回说到,送药酒陆羊传佳话,斗智略王杜下江南。

三国之中,蜀是第一个被灭的,魏倒是第二个。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魏国一从大将军曹爽当不成富家翁,(高陵之变。话说曹家名字连起来也是奇葩,曹操曹仁曹真曹爽,正所谓“操人真爽”。)二从曹髦出兵攻打司马昭,基本已经凉凉了,后来的曹奂不过苟延残喘、仰人鼻息罢了。

这曹髦上阵又是一件奇葩事。高贵乡公出身的曹髦自然高贵,见不得司马兄弟的飞扬跋扈,干了一件与自古弱君强臣相处模式完全不同的吊事,皇宫起兵攻打大司马府。用自身的笑话来替后世类似博弈参考者去除了一个错误选项,(元子攸刺尔朱荣好歹算同归于尽吧。另,成济的下场,也给后世处于同样境遇的人除了一个错误选项,别给人卖了还帮着数钱!)还留下了一段“当杀耶当缚耶”的典故。大好帝皇,在匹夫眼中也就是个粽子。

自司马炎上台后,自然魏统晋继、水到渠成,也给了曹丕的“朕知之矣”的开头以一个完美的结尾。当时天下,只剩一个偏安东南的吴国,一统江山,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一场南北大战,也算是大晋开国之战,《演义》竟只用短短一章就交代了,相比于整篇的120章,已及赤壁用的整整10章,这个只能用彻底烂尾来形容了。四大名著也有挖坑填不上的时候啊。

这晋朝平吴之事,倒引出四位国士,正如灭蜀之战,魏蜀双方也引出四位国士,钟会、邓艾、姜维、诸葛瞻(显然诸葛瞻稍弱,但靠他爹的名声算加分项)。这晋吴双方的四位国士,分别是羊祜、陆抗、杜预、王濬。有趣就有趣在,这八位国士,各有立场,并非完全以家国立场为转移。当时这晋吴双方的四位国士,从国别分,羊牯、杜预、王濬是晋国的,独陆抗一人是吴国的,这也符合当时天下大半归晋的历史现状,人才也是按势力所占比例分配的。

江南陆家,也是世家,俗话说:陆忠顾厚,说得就是上海的陆家、顾家,以至于现在你去看上海,什么陆家宅、陆家嘴、陆家湾应有尽有。自陆伯言出将入相,“连清人”建功立业,上海陆家就足以与淮南陆家分庭抗礼(陆逊是《三国志》内唯二独立列传的,另一个是诸葛亮),陆抗系陆逊长子、家学兼文武,自然奋烈当强(陆抗应该也加上他爹的加分项。其实陆家可说的事情极多,比如“云中陆士龙”,据说是有史以来第一对,陆机陆云等等,因与吴晋之战无关,就不说了);另一边,羊祜也是个可讲之人,“世事难料、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艰涩、且让他人二三分。”大侠杨过,因着这个几乎同名之人的千古教诲,改了自小形成的桀骜乖戾的性格,终成大器。(其实羊祜的“祜”念“护”,金庸显然读成“估”,念白字了,杨过的“过”在吴语中正是读“估”。这也难免。另一个常读错的就是王濬的“濬”,有念“睿”的,其实“濬”是“浚”的异体字,这“浚”字读错的就更海了去了。南宋张浚与张俊傻傻分不清,不就是都把“浚”读成“俊”了吗?“浚”应该读“巡”。咬文嚼字没多大意思,就此掲过不提。我是鼓励读白字的。)

陆抗、羊祜,此二人正是勍敌,并且他们也知道对手知道自己不好对付。聪明人的对抗就好办多了,没有必要做一些吃力不讨好、还吃相难看的事。所以双方均以静制动,表面上还以 亲善之态相互来往,哪怕心里mmp。也搭着两人的名气太响,否则我总觉得,反间计可以试一把。这个里通外国套不上,这个养寇玩军之罪总是逃不掉的。(陆抗、羊祜互通有无,相互信任的故事应该是历史常识了吧,所以这里就不详述了。)从博弈论角度讲,陆抗、羊祜互相亲善而不是玩对抗,实在也是两人相处的最优解了。

如果是陆家是江南世家,那么羊祜可算是几个大族的集成了。他外公是蔡邕,那么与蔡文姬不远,好人妻的曹丞相也很欣慰;自己是夏侯霸的女婿,那么与张三爷也是亲戚,夏侯霸这一系的女婿倒不弱哇;他姐姐还是司马师的皇后,简直可以与鬼畜王司徒家并列。这种人还特么“不如意事常八九”,真不知道小民屌丝该怎么活啊。羊祜与陆抗对抗了好久,正是棋逢对手。但是正如终究一个家族终抗不过多个家族,等到两人死后,南北的情势就急转直下了。

就像伐蜀有两士争功,这次北边又拿出两个大牛,杜预、王濬,其实还有东线的王浑也不弱,门第比王濬还高,水平也不过比杜预、王濬稍逊,但问题是,南边自陆抗死后,连王浑这一等的货色也拿不出来啊。(我有一个大胆的看法,如果不是三国的太妇孺皆知,杜预等人的知名度当不至于像今天这么低。月明掩星,大致如此。余幼读演义,常被左一个诸葛右一个司马左一个周郎又一个陆郎晃得目眩神迷,比及读到杜预、张华、贾充之流,都被一笔带过,便以为其不入流也。直到世说、后汉书,方知其晋初人物不输于汉末也。也是,每一个新朝代的建立,都需要一批杰出人物,世上哪有什么捡漏的事。哪怕“得国之易、莫如杨坚”,他手下还有平陈十老哩。)

杜预、王濬都是羊祜一手提拔的能人。尤其是杜预,(我看他在现代文史界可能还不如另一个同音的蜀帝杜宇出名呢。)如果自古英雄可以排等级的话,他绝对可以排进第一流的;如果以文武双全作为标准的话,那么杜预是唯二进入文武两庙配享的人。(另一个文武庙双享的又是诸葛亮。作为千古名臣、古今完人,原谅我一直把葛公拿出来做对比标准。)那是什么概念?文武两庙祭奠的是谁?说明杜预文可追孔孟先师,武不让吕望、张良啊。文治方面,都说关公读春秋是读圣贤书,但人杜预是注春秋的,怎么比?《春秋左传正义》,当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一个军将所著时,说实话,我是崩溃的。武功方面,领一军而成灭国、统一之功,已经不弱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名将了。(据说大唐薛仁贵写了一本书,《周易新注本义》,这个明显是模仿秀了。)

这同样是一场两倍于敌的灭国行动。(我总结过,在中国灭国不是军事行动,而是政治行动,因为你把灭国大军交给人去灭国,你自己的手里要有更强的力量才能齁住。)甚至是三倍的力量。最西边的王濬,中间的杜预,最东边的王浑。三人手里均拥有灭国之力。其中王濬最老,偏偏官位最低,还是个愤青,天天叫嚣着打东吴,不遂志则认为杜预倚仗名声才气比他强打压他,王浑倚仗官职门第比他高打压他,反正牢骚不断。(愤青看来不论年龄啊。)

这杜预是个近圣贤的聪明人,自然不能与愤青一般见识,从博弈论角度讲,退避三舍,尽量用脚与愤青博弈是优选策略,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好的博弈对手。虽然官位比王濬高,但客客气气地协助他,让他露脸,所以后来几乎没有牵扯进任何狗屁倒灶的事情中去,大家都是明眼人,后世还是把灭吴第一功记在杜预名下。当时杜预、王浑已经把吴国打得差不多了,但真正完成对吴致命一击的,还得说是王濬。喜欢人间百戰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人间百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