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3西道诸王
这一回说到,都道漠北是根本,岂料域西为大敌。
如果说东道诸王是忽必烈的癣疥之疾,那么西道诸王就是忽必烈的心腹之患了。作为忽必烈的对手,窝阔台后汗海都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崛起,是与钦察汗国术赤系后王的支持分不开的。海都的封地海押立位于钦察汗国的东南边界线上,西临术赤第五子昔班在七河的封地,北近术赤长子斡儿答在额尔齐斯河西岸的兀鲁思。大对头海都极力与他们结交,与钦察汗别儿哥“咸与亲厚”。而别儿哥为了对付势力急剧膨胀的察合台汗国,也积极扶持海都的力量。(这个势力急剧膨胀的察合台汗国,自然就是反复横跳的阿鲁忽了。阿鲁忽死后,另一个察合台后王八剌乘机上位,继续与海都作对。后来在钦察汗国的支持下,大对头海都与察合台汗八剌达成和解,共同向忽必烈宣战!)
至元七年(AD1269年),忽必烈以四皇子、北平王那木罕为将西征,在别失八里击败海都人马。于是那木罕建制阿力麻里,震慑西部,专事与西道诸王交战。西道诸王内部也是战乱不已。此时的察合台汗---八剌虽然臣服于大对头海都,但海都始终想除掉他,于是派八剌出兵阿富汗,攻击伊尔汗国阿巴哈汗(旭烈兀的儿子)的地盘。AD1270年八剌战败后,大对头海都乘火打劫,最终八剌受惊而死。此后为了抗拒海都对察合台兀鲁思的干涉,八剌的四个儿子与阿鲁忽的两个儿子联起手来,但还是被海都打败,海都没有理睬这几个人,而是扶立了另一个察合台后王聂古伯上位,没想到这也是位不服管的。至元十年(AD1273年),那木罕趁察合台汗聂古伯与海都不睦,发兵前往征讨。聂古伯死,大对头海都再立不花帖木儿(察合台第七子合答海之子)继位为察合台汗,不久也死去,八剌之子笃哇即位。(海都没办法,最终汗位还是回到了八剌一系。)
至元十二年(AD1274年),忽必烈再遣右丞相安童领兵支援那木罕西征,忽必烈连续下了三十四道追拘大对头海都、笃哇的金、银符凡的诏书,准备彻底整垮海都势力。果然忙中出错,未料西征大军之中,那木罕部将昔里吉等于次年底在阿力麻里发动兵变,将皇子那木罕、皇子阔阔出、右丞相安童等抓获后交予了海都等西道诸王,(后来在纵横捭阖中均被放归。)忽必烈满盘皆属,草原上的部队尽灭。史称“昔里吉之乱”。(昔里吉是蒙哥之子,本是大根脚拖雷系,现在一无所有。在阿力麻里诸军中,蒙哥侄子脱黑帖木儿说动昔里吉,与蒙哥孙子撒里蛮、阿里不哥长子玉木忽儿一起突然发难,AD1275年底遂颠覆了阿力麻里局势。说到底,这是一次蒙哥系诸王的大反攻。他们之后向海都求援,但因为他们奉昔里吉为大汗,而与海都发生龃龉。在随后的忽必烈平灭昔里吉之乱时,海都不救。)
AD1277年忽必烈被迫调南下平宋的伯颜领兵北上平叛。六月,两军战于土剌河岸,昔里吉兵败西走。(伯颜亲信悍将李庭出力不少。此人在灭南宋之战中出尽风头。忽必烈调他的时候对他说,“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儿立功,要在西北。”忽必烈汉学也不浅也,汉儿辄云,“东南佳气、西北神州”之类,当用此典。男儿西北射天狼、莫效江南儿女态!李庭汉学也不浅,深受激励!)八月,双方再战于斡耳寒河岸,叛军败逃吉利吉思。在重压下叛军分裂成昔里吉与玉木忽儿一伙,撒里蛮与脱黑帖木儿一伙。双方各自称汗,相互攻击,反复横跳,错进错出的事层出不穷。这一场叛乱,真是一言难尽。一直忙活到AD1282年,昔里吉与撒里蛮比着向忽必烈投降,弄得忽必烈不知相信谁好。这一场绵延七年的大叛乱算是告一段落。然而,海都却没有深度搅合、彻底利用这场大叛乱,只能说其人眼界有限。(脱黑帖木儿冲突中被杀,玉木忽儿一直到AD1296年才投降,这时忽必烈早死了。)
昔里吉之乱平息,大对头海都也逐步改变已恪守多年的拥兵观望立场。至元十七年(AD1280年),其手下禾忽(贵由子)子秃古灭袭攻哈剌火州,劫掠附近地区。至元十八年(AD1281年),忽必烈手下刘恩率元军击败海都部将,进据斡端;翌年又击退前来攻城的海都系诸王。至元二十年(AD1283年),海都遣八把率众三万攻斡端,刘恩以众寡不敌,破围退师。至元二十二年(AD1285年),笃哇、不思麻领兵十二万,击败诸王阿只吉,进围畏兀儿亦都护所驻之哈剌火州。围城之战持续六个月。城中食尽。火赤哈儿亦都护献女求和。笃哇解去。
至元二十四年(AD1286年),大对头海都等同东部乃颜联络,乘忽必烈率领元军主力东去平叛的机会,一度发兵占领和林。海都以偏师袭阿勒台山地区,自率主力由阿力麻里东进,在马纳思河(今玛纳斯河)与元军交战,击溃元军,掩杀至哈密之地。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这时屯驻于哈密,战死。此后亦都护移治甘肃行省的永昌。海都不久退回。
AD1289年,忽必烈不顾高龄亲征,无果。AD1293年,留守哈拉和林的伯颜出击,取得不小成果,同年,忽必烈的孙子铁木耳从伯颜手中接过了草原部队的指挥权。(忽必烈最喜欢的真金太子之子。伯颜这位老将真是为忽必烈鞠躬尽瘁啊,南下灭宋也靠他,北上救急也靠他。好不容易攻灭宋了,别人都在花花世界里享福,他却在漠北苦寒里戍边。果然也坚持不了多久,与忽必烈差不多时候死的。元末也有一个著名的伯颜,都叫伯颜这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捏。)AD1294年,忽必烈带着遗憾与不甘,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其孙、真金太子之子---铁木耳上位为元成宗,继续与西道诸王放对。
此阶段最活跃的反倒是察合台汗笃哇。AD1297年,笃哇突袭漠北,俘虏了元成宗铁木耳的女婿阔里吉思,(此人是忽必烈外甥,又连娶两位公主,不知与皇族怎么论。反正蛮夷也不在乎。)并最后杀了。接着又南下唐兀惕(宁夏一带),被安西王阿难答击退(忽必烈孙子,芒哥剌之子)。接着AD1299年察合台汗笃哇进行了一个骚操作,引军西去南下,攻击德里苏丹王!(就是没错今印度一带,这跨度何止万里!当年德里苏丹国帮过花剌子模汗札兰丁打蒙古人,这茬到现在还记着呐!这笃哇的战略水平也是一泡污了,与打完罗马打迦太基的皮洛士有一拼啊!当然又有一种可能是,笃哇在拼命挣扎摆脱窝阔台汗海都的控制!)
当时的都哇,派出了几乎所有的精锐力量。在古代作者的笔下,这次的蒙古入侵者多达十数万之众。其总指挥是大汗的儿子克鲁,并被告诫不要满足于劫掠,而是要想办法彻底占领德里。在策略上,他们选择绕开旁遮普地区的大城木尔坦,也没有强攻沿线的印度堡垒。克鲁只是留下了部分军队进行包围或监视,阻断本地守军同外部的联系,然后带着主力迅速南下。因为只要能入主德里,就不愁北方的总督们向自己俯首称臣。
当时的德里苏丹,是比较强势的阿拉丁·哈尔吉。他通过刺杀自己的叔叔才登上大位,并一直致力于加强个人权势。后来莫卧儿时代的历史学者声称,德里人集中了三十万万骑兵和两千七百头大象。除了突厥化的骑兵军团和战象,还有大批穆斯林城市民兵和印度教徒组成的步兵,以及次一级的总督们的封建骑兵力量。在蒙古人的铁蹄面前,所有的旧矛盾都被暂时搁置到一边。(此战可称是蒙古无数次入侵印度中,最大的一次,甚至可能超过后来的帖木儿帝国的入侵。史称“基利之战”。)
阿拉丁将全部军队都驻扎在德里附近的基利,用稳固的营盘和防御阵地,阻止对手的轻举妄动。他还给麾下的五个分队都配备了二十余头战象,用于冲击蒙古骑兵的队形。但在没有授命的情况下,任何总督都不得擅自带兵出击。于是,两支人数超过十万的大军,就在亚穆纳河与印度丛林之间的战场上四目相对。蒙古人发现自己可能没法进行一场像样的骑兵决战,而对手却有源源不断的后援在不断加入阵营。为了在自己的随身补给耗尽前解决战斗,察合台军队不断在德里人的防线各处进行骚扰和挑衅。希望将对手的部队从营地内勾引出来。
结果印度方面的扎法尔汗展开了惨烈的自杀冲锋,结果却令人惊异。扎法尔汗固然全军覆没,但蒙古军队的总指挥克鲁王子却也死于了阵中!最终蒙古人在阿拉丁的铜墙铁壁前退却了。笃哇闹个灰头土脸,灰溜溜回到海都帐前听令。
元成宗大德五年(AD1301年),大对头海都纠合诸王四十,再度进兵蒙古,已是强弩之末了,最后在哈剌和林被海山击败,(海山系铁木耳的侄子子,铁木耳当上了皇帝,这漠北军权、祖宗家业的重担自然换人挑。)于归途中,伤重不治,一代人杰、拖雷系的大对头、窝阔台汗海都终于也去了,其子察八儿继位。窝阔台汗国继续与大元汗国放对。但在AD1303年,察合台汗笃哇向窝阔台汗察八儿劝说一起向元成宗铁木耳输诚,当然也就是说说而已,因为大元汗国根本没有实力管到西域了。(这个怎么看都像是察合台汗笃哇的阴谋,因为自海都崛起,窝阔台系名义上是西道诸王的宗主。显然笃哇希望把这个关系改过来。)AD1306年果然察合台汗笃哇把窝阔台汗察八儿抓起来,逼要统治权。基本可以认定,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起,形成东西两大阵营;从海都崛起起,形成东道以大元汗国为宗主,东道诸王附庸,西道以窝阔台汗国为宗主,西道诸王附庸的局面;从海都死开始,西道诸王解局,形成相互平等的局面,东道倒是老样子。
幸亏察合台汗笃哇马上就死掉了,西边的情势重新回到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相互攻讦的局面。笃哇的儿子怯伯接任了察合台汗位。怯伯汗与窝阔台汗察八儿的争斗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旋律。一直到AD1309年,察八儿彻底战败,灰溜溜投奔了大元汗国,察合台汗国彻底国除,成为了五大汗国之中,第一个摘牌的股票。(从拖雷系大对头海都上市、到察八儿退市,窝阔台汗国是几大汗国中存续时间最短的。)而大元汗国,也再也没有实力,去干涉西道诸王之间的格局了,默默地当好一名观察者就好。因为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的内斗情节了。
喜欢人间百戰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人间百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