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明末孤烟 > 124 到 家

124 到 家(1 / 2)

资县

终于到家了,望着江边矗立的城池,赵胥北心中百感交集,大喊一声"进城。",全军将士欢声雷动。资县原名资中,尧的儿子资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城池又位于沱江中段而得名,故沱江也叫资江。洪武四年资中撤州降为资县。

大军进城,出乎赵胥北意料,没有出现万人空巷,夹道欢迎的场景,只有练总府的林振兴等人和军士家属在城门口等候。见大军进城,很多百姓四处躲藏,商店关门闭户,唯恐碍了哪位军爷的眼惹来杀身之祸,明末官军军纪败坏,更甚于匪,百姓畏之如虎。

进城后前往县衙,简单的在兵房具结调兵文书,按照朝廷规定,官府行文的命令执行完毕后,还要具结,撰写过程与结果,转交巡按御史审查,监察机构审查无误后,这项公务才算完结。赵胥北原本热烈的心情已经低落到极点,没功夫客套,办完文书后就直接返回罗泉镇,连县令齐高群也没见。

资县练勇驻地分做两部,一部在城内,一部还在罗泉的老军营,出征大军先不回营,全部开往罗泉。罗泉镇深藏在连绵起伏的深丘之中,依山伴河,顺着河流弯弯曲曲,形似一条蛟龙。此时罗泉镇民早已等候在镇外主路上,张灯结彩。"敲起来"吴成见远方出现团练旗帜,大声招呼起来,早已等候多时的乐队开始敲锣打鼓,气氛一下热闹起来。

赵胥北心情转好,还是家乡军民情深,这深厚的感情是一次次团结起来抵御外敌结下的,非罗泉出身的练勇哪里见过这阵势,纷纷四下张望,看花了眼。"我儿,你总算回来了。"赵母看着出征回来的儿子,小声抽泣,"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赵胥北这一走就是数个月.

大军先往忠烈祠,祭奠阵亡的队友,由于路途遥遥,遗体无法带回,只能就地掩埋,带回衣冠遗物,古人的故土观念深厚,死后要入土为安,要留个全尸,上了战场战死不可怕,怕的是死无全尸,死后无法入土,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也是此时人们不愿当兵的原因之一,军人的地位极其低下,那些练勇见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赵胥北又亲自上香,烧祭文,无不感动。

事毕,赵胥北宣布大宴三天犒军,晒谷场上早已摆了三十多张桌子,一张十人,开流水席,无论是否出征,全体练勇都可大吃三日,每张桌子上都有大块的炖肉,油亮亮的,还有肉末炒的冬尖,一大盆的杂碎汤,肉汤炖的大块豆腐,散发着香气的白米饭,都是百姓多年连节庆都吃不上的东西。各个练勇各个毫无吃相,大手抓着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痛快。

赵胥北回来后一直窝在罗泉镇,整日与众将喝酒聚餐,俨然过年一样,此次出征一去就是多半年,着实累的够呛,休息了半月余。用过早膳,捧着《练兵纪要》细读,戚爷爷这部兵书事无巨细,结合后世的经验,赵胥北准备着手写一本《练兵操典》,把练兵的事制度化,固定化,设一员练兵大使,以后战事越来越多,自己就专心打仗,练兵的事就没时间操心了。

赵胥北放下书本,猛的站起来,想起走前种下的番椒,唤来吴成询问。吴成回道:"你说那些花呀,开始是绿的,后来越来越红,还挺好看的,只是你为啥种在地里,又不能当饭吃。"

赵胥北焦急的问道:"那些花放在哪里了"

吴成慢条斯理的说道:"这哪知道,后来败了,干瘪了,自然就尘归尘土归土了呗。"

赵胥北急冲冲的跑出府,此时天气寒冷,地里的庄稼早就收割完毕,剩下的秸秆胡乱的散落在地里。

赵胥北在地里寻找,偶尔有些泛红的番椒,整整一上午,才捡了不到三两的量,大部分都是被踩碎了。他垂头丧气的回府,赵母携一个丫鬟提着一个篮子缓缓迎面而来,说道"你这急性子,也不多问问,看"说着打开苫布,满满的一篮子红火火的番椒。

赵母说道:"知道你要紧这个,又不知作何用,我就叫人摘了一些,晒干了。"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