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去年旱毁才五六

去年旱毁才五六(2 /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士们的呐喊声如排山倒海般地在会场中激扬。

又见,百余名武士,迈着整齐的阵步,威武颂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杜秋的唱腔恢宏大气,音调从低到高起伏很大,唱得是荡气回肠,气势磅礴,绕梁三日而不绝: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武士们迈着矫健的舞步,铿锵有力地咏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杜秋又唱道: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柳好好邀将士们和歌妓们一起高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武士咏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秋的歌声唱出了士卒们的心声,激发了将军们的激情,他们一起合唱了起来,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柳好好编排的晚会,大大地给汪寿昌长了脸,大家频频举杯向老帅们敬酒祝贺,汪寿昌又飘飘然了。

————————————

注释

[1]羌笛

羌笛,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羌笛。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也被称为羌管,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

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有两种用途,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

[2]口琴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

[3]蒙古长调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蒙古族的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 禅城医女 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九歌微澜 卷王女帝她又强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