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一点相思何时还

一点相思何时还(2 / 2)

柳好好和虞美盼一前一后进了地藏殿,柳好好在菩萨像前上香跪拜。

虞美盼来到菩萨面前,眼泪已经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扑簌簌地往下掉,亲手点好三炷香,插在香炉内,转身扑倒在拜垫上,泪水不停地从她的眼眶里往下流:爹爹,你老人家最喜欢女儿,你教我读书写文章,诗词歌赋样样教,琴棋书画件件学,我学得满腹经纶不输男儿。女儿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也一样承欢膝下,替您老人家消愁解闷。哪料到你老人家一病不起,就要丢下苦命的女儿,您叫我去倚靠谁?

美盼想到“倚靠谁”时心里更加悲切!爹爹你疼我爱我十八春,却没有为女儿的终身幸福设想过,您能否给女儿留一句话,不要把女儿许配给表兄。爹爹啊,你是聪明人,可不能做糊涂事,你只知道门当户对、中表联姻、亲上加亲的好,却不了解表兄孙毅是何许人?他乃是个不思上进、没有出息的无赖子!爹爹你不要葬送女儿一辈子啊,也损害了我们虞家的好声誉!虞美盼越想越痛苦,本来是为父亲祈福的,现在倒变成了诉苦情。

美盼又想:如果父亲知道女儿不同意这门亲事,一定会依从女儿的心愿,决不会像母亲那样硬咬定中表联姻,门当户对……

自从虞家一行人来到地藏殿以后,完盛便对一切视而不见了。他的一双眼只盯牢一个人,而且连每一根头发丝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虞美盼。他对站在旁边的悟尘低声说道:“小师父,多亏你的虔诚,引来了神仙下凡!”

悟尘也压低声音说道:“完先生,也是你的精神感召啊!这是第二遭了,看得可仔细点,看个够。”

完盛没有心思去听悟尘的回话了,眼睛紧盯着美盼自言自语道:“我只认为是玉天仙离开了广寒宫,却原来是可喜可爱的多情种子到道场拈香。小生是个多愁多病的身躯,怎么能经受得了她那倾国倾城的容貌?她小小的嘴巴像樱桃,白白的鼻子赛过宝玉琼瑶;梨花似的娇脸,杨柳般的柔腰。那么窈窕,满面儿都堆着俊俏;那么苗条,浑身儿全是春娇!”

————————————

注释

[1]冲喜

冲喜是中国的一种封建迷信行为,其内容是让一个久病不愈的病人和别人结婚,用这个“喜事”来“冲”掉不好的运气,以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有时也可以让子女结婚给生病的父母冲喜。

双方定亲后,男方突患重病。经双方父母商定,提前择吉日迎娶称“冲喜”。拜堂礼仪依旧,如新郎卧病不起,则由其妹代替新郎拜堂。这种婚配,往往造成女方终身守寡。有时候男孩尚未定亲也可以马上定一家女孩直接结婚,省略定亲一步。

一说是阳气不足时通过冲喜来提升阳气,改善运道或身体健康;还有一种就是运气差或说手气差,靠冲喜来达到好运的目的。

[2] 唐宋元明清,哪个时代最开放,哪个时代最保守?

提及封建社会的民风,人们总说“唐朝开放,宋朝保守。”这理论究竟是从何而来?

事实上,想要看古代的民风如何,社会开放程度怎样,从其时代女性的平等度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1.唐朝女性的时尚

首先,先来看看唐朝女性的着装。唐朝的服饰华丽,性感奔放,大胆前卫。从唐代的绘画和当今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女性确有穿低胸装的习惯。

大体来说,唐朝女性的下装以襦裙为主。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很明显,唐朝女性选择了齐胸那一款。

相对下装,上装的选择可就多了,交领衣,圆领衣,半臂,大袖衫,低胸衣等。唐代女子上身大多选择短襦或者衫加半臂,外再加上披帛(有点儿像我们现在的披肩,不过要长一点儿)。想象一下,转一圈风一吹就有种仙女下凡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

由于受程朱理学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宋朝女子着装保守,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个人自由受到束缚。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也是偏保守拘谨的。

而事实并非如此!她们的时装风格,基本上是沿着唐朝的风格走。

北宋诗人赵令峙在《蝶恋花》写道: “ 强出娇羞都不语,绛绡频掩酥-胸-素,黛浅愁红妆淡伫。”其中“绛绡频掩酥-胸-素”可以看出,宋代女性也如唐代一样,喜欢穿抹胸装,观念豁达而并非拘谨呆板,并没有呈倒退趋势。

2.社交关系:婚姻地位与交友方式

先说说爱情。

人们一般认为,唐代女性的自由程度高,能与男性自由交往;而宋朝女性便受礼法约束严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这是片面的。

不管是唐还是宋,在那个时代女性均受礼法约束,仍然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虽然生活在唐宋的年轻人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婚恋情感,但是传传绯闻什么的,还总是被允许的。因为,唐宋的才子佳人颇多,他们也避免不了。

相对于其他朝代,唐宋传出来的奇闻逸事,或者说是男女绯闻,要比其他朝代多的多,这就说明这俩朝代的风气,要比其他朝代开放得多。

说到离婚,大家都因为古代是不允许离婚的,其实那是错误的认识。

在唐代,和离制度(婚姻终止形式)被正式记入律典。也就是说,女人提出离婚,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这可以算是古代婚姻法的一个创举。

《唐律疏议》对其解释为:“若夫妻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

这条法律是说,夫妻双方确实仅仅因感情不和而无法共同生活下去,自愿离婚时,国家不予以干涉。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当进步了,这算是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而在友情方面,唐宋的社交也相对前面几个朝代要好得多。坊市制度由唐代发展到了顶峰,而宋代则是将它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有了新的突破。

坊市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达千年之久,它的最大作用在于创设了一个法治的城市商业空间。在唐代的时候,有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居住区禁止经商,而且实施宵禁,所以人们在晚上只能待在自己的坊里,不能出去玩耍,被抓到是要受处罚的。

在唐代中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便出现了。

到了宋代,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这时整座汴京城到了晚上热闹到不行,吃喝玩乐样样俱全,更重要的一点是,逛街玩乐也不止是男子的专利,在当时女子到了晚上得空,照样可以跟小姐妹一起大大方方的上街游玩,来一场邂逅偶遇什么的,是不是最美好不过?

撇开这点不说,由于经济需求大,女性也会去做点小生意,所以跟同性或者男性的接触机会会更多一些,交友也更方便自在。而唐代女性平时交友只限于闺蜜聚会,鲜少有机会与男子接触。

3.政治地位:表现在女性参与朝政

无论是唐代还是宋代,史料都有关于女性参政的记载。而唐代女性参政的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上之王室成员,下至地方官眷属,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参政的女性大体有三类,一类为后宫妃嫔,以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代表;第二类为公主,以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为代表;第三类为女官,以有“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为代表。

反观宋代,《宋史.志二十》记载道:“乾兴元年,真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又“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曾布曰:‘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从宋真宗起就依次出现了九次后妃以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的局面,但当中也不乏象征性的搞事情而已。

唐代的女性参政为何就能拿到真权实力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为文化确实繁荣比较开放,对女性的限制少了;二为与历史遗留文化有关且唐朝统治者血统特殊(李氏家族都为鲜卑化的汉人,值得提的是唐朝前三代皇帝的皇后都是鲜卑贵族;三为唐朝女性参政意识较强。

总的来说,唐代女性除了上层女性的束缚相对较少,下层女子并无多大平等权利。而宋代呢,由于承袭唐风,加之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下层女子的生活要更加丰富与精彩,即便是在政治上体现不出来。

我们再来说说元朝。

抛开各种偏见和谎言,仔细审视,元朝是战国后,中国历史上文化氛围最开放的时代。

由于蒙古并未向其它游牧民族壮大后立即南下,蒙古首先席卷了西域和中亚,在深度吸纳中华核心文明之前,先接触到了异域文明,并且将这样的文明带给了中国。

终元一朝,没有一起文字狱,科举制也不是很绝对,并未形成明清那样的八股文。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不完全依靠农业文明的朝代,元朝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其规模和交易量远超唐、宋、明、清。

元朝对百姓而言,确实开放,但其内部结构不稳,皇族之间权利斗争太多,我认为:这是大元朝短命的主要原因。

我最不喜欢是明朝,主要是二点:一是废除了宰相制度,又开始了殉葬制度;而是朱元璋残杀功臣,朱棣对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家属的残杀,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其实,明清才是最封建,最保守的时代,也是历史的倒退。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 禅城医女 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九歌微澜 卷王女帝她又强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