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第82章 憔悴潘郎鬓有丝

第82章 憔悴潘郎鬓有丝(2 / 2)

如烟吃了一惊,“啊哟!是完相公那里命人来说的吗?”

“没有,是外边门上传进来的消息。”

“老夫人知道吗?”

“我们姐妹间纷纷谈论,老夫人应该知道。不过,她好似根本没有听见一样,连查问都不查问一句,别说派人去看了。”

如烟顿时便知虞夫人的心思了,她是巴不得完相公马上就死啊,得赶快让盼盼姐知道。于是说道:“春兰姐,今天老夫人那里有什么事吗?”

“没有什么事,和往常一样。”

“那春兰姐,我就不进去了,我回小姐楼上去,有事就来通知。”说罢,急匆匆回到妆楼。

美盼见如烟回来了,连忙说道:“你可回来了!知道完相公病了吗?”

“春兰刚告诉我的。盼盼姐,你怎么知道的?”

“刚才厨房送水来的小丫头说的。”

“这么说来,全府的人都知道了。老夫人却不派人去探望。”

美盼哭着说道:“如烟,这可怎么办呢?”

“盼盼姐,要不要让如烟到西厢书房去一趟,看看相公的病情如何?”

美盼听了,心想我本来就是这个意思。说道:“你去探望他,最为妥当。”

“恐怕老夫人知道,又要怪罪。”

“好妹妹,去一趟吧,我母亲不会知道的。”

“那盼盼姐,你有什么话要对相公说吗?”

美盼想,我有千言万语,你也带不了那么许多,只说了一句,“你就跟他说,天长地久,不负知音!”

如烟听了,心里很是感动,说道:“如烟就去,我还要告诉完相公,你的病重,盼盼姐的病也不轻。俺盼盼姐这些日子里,针线也无心去做,脸上脂残香消也懒得去添,眉头整日价紧蹙着……我让你俩‘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许你们俩的病都会痊愈的……”

————————————

注释

[1]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

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

(1)三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印度佛教、中国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得益彰。”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佛教(释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指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印度人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入寂灭、断尽一切烦恼。

(2)九流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至于上中下九流之说,则是源于《七略》。此中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十家。

在《七略》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之所以以‘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水却一直遵守自然的规律的同时,依然展现自己的意志思想。而小说家,却往往要以迎合读者为首。

(3)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三教”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 禅城医女 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九歌微澜 卷王女帝她又强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