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蘅皋向晚舣轻航

蘅皋向晚舣轻航(2 / 2)

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

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

算得伊、鸳衾凤枕,

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天色已晚,轻舟向长满杜衡的小河[现如今的北塘河]岸边靠拢。在盛产鱼米的水路驿站,放下白色的船帆。

纪绪遥望天空。

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昼,河水澄静,皎月耀光。怎堪听从那遥远的村落传来的悠悠羌笛,引起他无限的思念。

他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风中之梗,过着漂荡不定的生活,马上就要七夕[1]了,牛郎和织女每年还有一次的相聚,可自己竟连他们都不如。

语蓉拿出了一张七百两的银票说:“这是柳好好让我转交给你的。”

纪绪接过了银票,打开来翻看,想要从这张纸片上寻找只字片语。可银票上只有一些无聊的数字,哪有什么甜言蜜语……

纪绪失望地把银票折叠了起来,递给了语蓉,说道:“大姐,你拿着这张银票,去买五十亩良田吧,每年能收些粮租维持生计。”

“那你如何过活?”

“您上次给的银子,我还没花呢!书院的费用是刘伯温给我免的;生活的花费是张锦出的;这次来杭州,却是周公子出的资……”

“也就是我弟人品好,交了如此热心的朋友。”语蓉把银票收了起来,笑盈盈地说道,“就听你的,买上数十亩田地。但我们说好了,这五十亩良田是给你买的,田契上要写你的名字。”

“不要写我的名,写小雅吧。”

“写她的名?”

“就当是我俩给她备的嫁妆。”

“呵,我把她拉扯这么大,一点儿回头钱没见着,到末了,倒要搭上我五十亩良田……”

纪绪笑了笑,说:“这么晚了,小雅也不回来。要不,我就不等她,您跟她说一声?”

“小弟呀,这次你可真得跟小雅见一面,替我好好开导开导她。”

“怎么,还为张锦的事儿?”

“不是,现在是转移目标了。”

“转移了?她,又看上了谁?”

“这不,最近这几天,天天往西湖上跑,一去就是一整天。回家也不跟我说话,像魔怔了一般。我私下里问过顺心,顺心告诉我——几天前,他们在‘曲院风荷’赏荷,一个美貌少年多看了她一眼。就因为这一眼,可就坏大事了,小雅从此就像丢了魂一样,天天去‘曲院风荷’等那白衣少年……”

“等着了吗?”

“哪能等得着啊!我估计是来杭州游玩的,恐怕人家是早就回家了……她如此天天地等下去,岂不要出事?所以,小弟呀!你得去劝劝她,让她回心转意……如果脑子真的‘神经’了,我就是搭上这五十亩良田,恐怕也很难把她嫁出去了……”

纪绪笑道:“大姐也不要太过担心,我这就去‘曲院风荷’找她。”

“你在路上也好好留意点,也许会在半路碰上。她是坐你给她做的那辆小马车去的。”

“好,我明白。”

纪绪告别语蓉,直奔‘曲院风荷’去了。

————————————

注释

[1]七夕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七夕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众多民俗当中,有些习俗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1)节日起源

1.自然天象崇拜: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

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2.时间数字崇拜:“七夕”月逢七、日逢七。

在古代,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书考灵曜》:“(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按: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易传》:“日、月、五星,起于牵牛。”《汉书.天文志》:“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

“七月初七”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有关。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从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如九与五是重要的数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3.七姐诞:七姐诞,又称七娘会、七娘妈诞等。七姐(织女星)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七姐诞”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七姐诞”(七娘妈诞)的主要活动有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保护小孩平安等。拜七姐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七姐。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日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七姐祈福、乞巧。七夕节乞巧是向七姐(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和台湾等地区即称为拜“七娘妈”,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天仙。

“乞巧”是“七姐诞”诸习俗之一。民间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4.生殖崇拜:“七七”是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2)节名由来

七夕: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乞巧节: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靓女们专属节日。

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道德腊: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中国情人节: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 禅城医女 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九歌微澜 卷王女帝她又强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