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一张商场的镜子映像中找出拍摄当天的时间地点:
又比如在日常照中,靠精密搜索加油站,找出卢卡的公寓住址:
但同时,这些“网络侦探”们查得再深入,最终都会“无功而返”。他们给了媒体消息,媒体最终仍旧不了了之;他们给了警局消息,但仍旧被忽视了;再找上门去,卢卡早已搬走。
凶手引导着这场对自己的“人肉”。他在网络上刻意布下自己的虚假信息,每次“被人肉”的过程中,他都能获得心理满足,并在被发现前上演逃脱。
最终,他发出了杀人预告:“我会继续拍更多视频,下次你们看到的视频里,主角会是人。”
卢卡的一切信息,包括他的心理画像、过去两年的各类资料,都在“核心群”的成员们每天的网络搜寻中了如指掌,并且给到警方。然而,以往耸人听闻的东西,现在不过是偶尔划过就很容易忘掉的页面——包含着卢卡的资料邮件,就在这样的心态下,被“遗忘”在警局的电子邮箱里了。
警方的视若无睹,让卢卡最终杀人成功。但我们又不能因为警方的“不作为”而责备他们,毕竟在这个时代,有谁能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网上的玩笑”、一次“网上的发泄”。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无论是警方还是“核心群”的成员们,都无法做出更多,直到尸块被发现。
“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
从“虐猫”到“杀人”,从“网络搜捕”到“协助警局”,缠斗着的双方在这两年中转变着自己的行为和身份。
他们从未谋面,却在网络上构成了“猫鼠关系”,一方追逐,一方逃窜。而双方之间的追跑,则类似于一种“喂养”,进一步激发了卢卡的作案心理和过激行为。
两年间,无论是现实发生的种种事件,还是纪录片的呈现,都包含着无数的小反转和阶段性的大反转。在此层面上,这部纪录片以最“抓马”的方式,展现着各路人马的推理与论调,将案件各个视角的“戏剧性”都挖掘并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获得有如“情感过山车”般的观看体验。
但同时,这样的处理也势必造成纪录本身的伦理问题得以凸显:
比如在第一集中,有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网友为了让其他网友注意到他,而谎称自己就是那个“虐猫者”。虽然“核心群”的成员们通过网络数据排查而认定他在说谎,但不在“核心群”的其他网友们却对他进行大肆的网络暴力。几个月后,那位网友自杀(不能确定是否与网络暴力有直接关系)。此处是一个值得被大书特书的批判点,但由于它和主线关系不大,为了快节奏的观赏性,创作者直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在表达上不够完整。
又如在第二集中,虽然已经花了笔墨去树立林俊较为正面的、作为无辜受害者的形象,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之处。创作者错误地把林俊当天出门进卢卡房间的行为,倾向于描述成“looking for sex”,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没有拿捏好尺度的错误。而且由于纪录剧集本身采用了过多的视听技巧和情节反转,给人过于“强类型化”的刺激观感,反而显得喧宾夺主、不够稳重,导致受害者这条线索的心路历程被刻画得浅薄空洞。
显然,这部纪录剧集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细节,但我又的确很欣赏它这种剧集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的架构方式。这种架构必然会导致过火,却又非常有效,让每一集探讨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受益于前两集的层层递进,到第三集中,整部剧集的尖锐锋利之处展露了出来。
开头时我曾提到,在观看这部纪录剧集时,短短三集却被吓哭两次。但直到此刻,其实我仍旧未写到这两个把我吓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段落,它们分别来自第二集的末尾和第三集,关乎于——
卢卡为什么要犯下虐猫与杀人的案件来引发轰动效应?他在追求什么?
他的成长历程中究竟充满了些什么,他的爱好又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变态乃至人格分裂?
他又是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中获得大量关于杀戮与逃亡的知识储备,并一点点规划,从而完成一起又一起的犯罪?
为了保证各位影迷朋友们能有更好的观感,我决定不详写下去,同时也是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回顾了。
一个小小的提示是:最近上映了一部华语片《误杀》,里面的男主角靠一年观看八百部电影的观影量救了家人。而这部纪录剧集的第三集,几乎就是《误杀》的反向操作。
“每一次点击,都会鼓励作恶者发布更多视频,直到最后的杀人视频被上传。”
《别惹猫咪》中,沉迷于电影与虚拟世界、企求获得关注的凶犯卢卡,为了搜捕卢卡而聚集起的网络社群,都是这个时代的最新产物。
这样的故事在每个时代中都不罕见,就算是在古早年间的“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也有脑袋发热的青年人会因为“电影和流行娱乐制造了我们这一代,教会了我们杀人,所以我们要反杀”。不过,在最新的媒介环境下,这一切显得更加荒诞。
正如纪录片最后的终极拷问——
“核心群”的群友们发现,自己在这两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去制止卢卡的行动,最终却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的“共犯”,被他所利用。除了这些群友外,吃瓜的路人、施加网络暴力的不明真相网友、收到资料后没有及时作为的警员们……是否整个社会,都被卷入了这场犯罪,承担其中的某个角色?
陈浩基的小说《网内人》、去年的《网络迷踪》和今年的《别惹猫咪》,其实都发出了这样的质问——网络催生了新的犯罪形式,也催生了新时代的杀人狂,形成上述的闭环,并不断恶性循环下去。
而在这个恶性循环之外,还有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新一轮的“看与被看”。
无论叫什么名字,《别惹猫咪》亦或《猫不可杀不可辱》,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你都会明白,这种命名是导演刻意为之的一种误导。创作者们把犯罪者们及关于案件的前后发展,制作成一部“类型化”倾向浓重的、所谓的“纪录片中的爽片”以供我们观看——甚至有不少观众可能会如我一般,起初点开的心态就是猎奇的,因为名字好玩、题材有噱头,有着“都市奇闻”的吸引力。但这其实是很荒唐,很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的情感表达,已经彻底被“网络媒介”化。而这又是另一个闭环,它从你打开这篇文章开始。
10年代就要过去了,但这个世代的社会症候并不会被遗留,它会跟着时代继续往前蔓延,与我们继续如影随形。
※※※※※※※※※※※※※※※※※※※※
因为我个人对真人秀感兴趣,所以喜欢看这主题的纪录片、英美剧、综艺和电影,晋江的真人秀题材文除了快穿之收视女王思考了下延伸主题,其他的全都是停留在观察人性层面,而且鬼知道为什么里面的观众道德感这么强,只要人是坏人就能立刻骂,是好人就能立刻粉,明明观众是最难讨好的一批人啊!而且有趣才是最应该考虑的,甚至可以说做坏事天然的就会比做好事有趣。
另外犯罪类题材,一直都是各题材里最吸引眼球的一部分,前面大火的《隐秘的角落》就非常出圈,即使在纪录片里,真实犯罪纪录片也是最火的,观众可以获得持续强烈的快感,又不需要像正儿八经的新闻一样面面俱到的还原真相。大家可以看下每年的纪录片榜单,最火的前十里犯罪类的基本不会缺席。
所以每次看到小说总喜欢玩人性本恶的实验就非常没劲,看到那些观众的反应就更是了。善良不说在生活中,在真人秀里真的是最不值钱的品质了。前几年阿根廷的《荒蛮故事》就是讲了一系列的复仇故事,娱乐性极强,复仇的起因也很小,有些仅仅是因为超车和被不合理开罚单就走上报社道路了。
但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爽,这并不是因为道德底线低,而是生活中确实会碰到很多不顺心的事,什么被插队,被车溅水,被道德绑架,被不拿自取等等,因为都是小事,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会在意,但如果有人把这些拍成新的《荒蛮故事》,看的时候一样会有爽感的,人看这些作品真的不是为了接受道德教育,告诉自己不能做这些的!
拿人性的恶做秀,最可能的是做成《饥饿游戏》和《大逃杀》,而且给罪犯展示的空间,并不代表观众一定会进行道德审判,表示共情的永远不在少数,犯罪想法并不是只有罪犯专享的,是非常非常日常的,在夫妻间、亲子间、上下级间、陌生人间等等,之前的北大杀母案,舆论都快一边倒了。
还有以前推过的《纽约灾星》这个纪录片,罪犯自己真人出镜,还是主动联系导演让他拍的,甚至还在纪录片里不小心承认了罪行,杀妻杀友杀邻居。
热评第一是:最恐怖的不是那一句“KILL THEM ALL, OF COURSE.”的呢喃,而是我发现自己对他的很多东西竟然非常欣赏、赞同,还有这条冷血狡诈的毒蛇远比世上的很多人要招人喜欢的多这个事实。如果真的存在撒旦一样的人物,大概不会是一眼看上去就面目狰狞的恶棍,而是像ROBERT DURST这样的家伙吧。
热门讨论则是:请问BOB(罪犯)招人喜欢的点在哪里?
在银幕中,“坏”不讨厌,“平庸”“普通”才是,同时,观众天然的会对能激起自己感情或者好奇心的话题更感兴趣,以及,你是更好奇一个人为什么杀人,还是一个人为什么被杀?对准杀人犯的片子远比对准受害者的片子多。
而且和别惹猫咪一样,现在相当多的罪犯犯罪并不是因为被害者怎么样,而就是很简单的为了红,可能加拿大这个离我们还远,但我们之前的新闻《快手网红给俄罗斯"酗酒"老人送烈酒》也是很惊悚了,网友里是有一堆骂的,但也有一堆支持鼓励看热闹的。还有之前滴滴那个,非常多的人为了红不择手段,甚至有些人并不是为了变现,就是单纯的想红,如果有这类给犯罪者钓鱼执法的节目,比起等观众从罪犯的言行中吸取教训,更快出现的应该是有人为了能上节目先做个大的吧。
当然我并不是批评这类真人秀文不能这样写,而是真的觉得真人秀都发展了这么多年,她们还是就写下当好人做好事吸粉也太悲哀了。
大家看这些真人秀文里女主的表现,爽感是来自女主在一堆坏人里做了好事?还是女主欺骗观众打脸观众?
最后再推荐大家看下《媒体审判》的第一集,有些时候,真人秀本身就能成为别人杀人的诱因。而且比起真相,吃瓜群众就是更喜欢看故事,我看的一些犯罪纪录片里对路人的采访,路人真的就是自己想信什么就信什么,才不管什么是真相,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父母给你转发养生文章,你能说服回去吗?
喜欢我就是喜欢苏文(新)!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就是喜欢苏文(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