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焦的群体是80-90年代的在京温州商人,这田野调查也做得太好了!简直怀疑作者可以去当卧底,前半部分是讲温商的经商史,写得很好也很燃,秒杀一众年代文的经商部分。
后面我最感兴趣的是当时温商和政)府博弈的内容,原来以前人这么大胆,罢市、对Z提出集体诉讼,跑回浙江找当地法院及政府回来制衡等等,这些是来硬的,主要还是以软为主,其中有些“软”也很有意思,不是利益)输送那种,反而有点“恋爱学”?不是很好形容,还有些操作我就不列举了。里面地方Z和北京的交流也非常有意思。
年代文里和Z的交往都塑造得非常刻板,我当然能理解作者们怕惹火烧身的心态,但有时候这种博弈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不然纸牌屋当初也不会那么火。这本书也算填补我看年代文的一个空白。
其他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部分,这里也不一一列举。最后再说说我看这本书的最大兴奋点其实是我能看出作者对自己研究对象的好奇以及对自己学术工作本身的热爱。这太难得了,国外的社会学书还好点,国内的不知道是我选书有问题还是什么,明明我看的也是当年最好的那几本,但就真的都是学术语言,客观立场!
明明作者写到了痒处,可感觉好像是假笑一样一点看不出作者的兴奋,就有种明明是对方和我起的话头,聊的八卦,聊到最精彩处,我情绪都上来了,她反而还是没起波澜,直接就带着我一起降温了。国外的好多即使是学术著作,也是客观记录,但真的能体会到作者的温度的,像安德森的《椰壳碗外的人生》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及田野调查的经历,看得你也极受鼓舞,恨不得也跑出去和人瞎聊。
有这种正向情绪的,自然也有消极负能量的,《念书,还是工作?》 是一个法国博士生吐槽自己写论文的日子,天天纠结要继续读下去还是放弃去工作算了,很多自嘲非常丧,她对自己论文里的兴趣点以及和教授指导的分歧也很有意思。里面的逃避心理也非常真实。但国内的学术著作(仅指最出名的那批)就真的不太能看出感情,你提出了那么好的一个观点或论断,骄傲下也行的啊!
就我个人阅读经历里,排除老一辈大师,真的就这本和《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有感情,额,查了下,才女之累作者是美国汉学家,好吧,当初看的时候看作者吐槽李清照同时代的一些直男癌诗人超开心,她也不只在涉及主题的时候吐槽一遍,后面写着写着写到李清照的后人评价里她又把当时骂得最狠的人再拎出来鞭尸。导致才女之累这本书明明语言也学术,但因为有作者这份私心和对李清照处境的共情,我就还是能顺利看完。这里超想超想吐槽戴锦华,算,她粉丝多,我放弃。
所以大家看项飙这本书的时候真的别怕,那种作者有强烈好奇心和热忱的书,基本不会特别“难读”的!
※※※※※※※※※※※※※※※※※※※※
提醒一下,项飙的序言很长,可以先跳过,等看完全书再看序言更好。
喜欢我就是喜欢苏文(新)!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就是喜欢苏文(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