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明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吴从麟,其实这个买生产线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深港的生产线买卖,大量的外国淘汰设备进口,是很有可能让很多跟不上发展步伐的小企业重获新生的动力。
但是同时这也有一大堆的问题,何春明不愿意去管,因为他知道这也会是一场不大不小闹剧的开端。
深港因为刚刚邓公的巡查已经确定了高速发展的方向,同时还同时开放了十三个沿海城市,竞争环境开了加速器。
何春明因为在这之前将榆镇的产业盯死了,率先充实了合作企业的生产线,也率先抢占了市场,确保沿海城市崛起不会影响到榆镇甚至关中的本土企业发展。
他如今倒是不害怕沿海地区崛起,他更害怕的是,自家的经理人不清醒一定要卷入沿海改革的乱象之中。
深港现在的企业开始大面积的引入外来设备,其实是两年后内地各个情况的缩影,因为看见了沿海城市靠着外来设备跟上了改革的步伐。
两年后内地的所有企业能投入就投入,能忽悠就忽悠,政府支持企业支持组织支持,都开始大力地从沿海城市引进外来设备。
但是这个事情的弊端在年末的时候就会出现,因为各个厂长的经验问题,与各个厂长的能力问题,还有一系列政策上的滞后原因,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只管引进不管后续的情况。
没有注意到引进的霓虹国生产线是需要天然气驱动的,以当地的天然气开采供应量根本达不到生产线一半机器的运作。
没有更好的审查所有机器,带着新壳的三十年前可以入土的机器也被高价运回了国。
因为没有配套技术人员,所以崭新的机器的外包装都没有拆开过,更别说投入使用。
这上面的情况现在的深港都会遇见,但是因为深港是吸收人才的聚集地,这些问题在深港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也是因为这样内地的企业根本因为信息闭塞看不见深港在这上头的弯路。
他们只看见了沿海企业飞速发展,简单认为进口设备可以救自己的产业,到了两年后这样的机器进口狂欢,会让进出口贸易差扩大,整体来说,就是亏得体无完肤。
何春明知道在改革中有些阵痛必然需要经历,他就算现在警告世人也不会有人听见,所以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独善其身。
在深港救活了自己的生产线,能够拿到国际订单他就知足了,他也没有再在那里宣传些什么。至于看着他的新生产线运作的其他厂长怎么想,他就不管了。
这个时代靠着个人能力的改革已经太多了,他要的就是在这乱象中建立起一套非人主导的制度,这个制度主导着机构运转而不是靠一两个人过人的能力。
他现在每个产业已经开始往这方向迈进了,起码深港那边的两个厂子能够放手让他们自己运作。
接下来就是将吴从麟这个脑子里想要掺和进口机器的思想打断:“我们不要去参与机械的买卖中介,这其中的水太深了。”
“你先看好你的所有新开店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