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什么是格物致知? 儒学起源于“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形成思想系统。 譬如我要开车去一个地方,我要先加油,发动车子,辨认道路,寻找方向,小心的开车。 而格物致知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得到这个“知”——我先不想以后的事情,现在,我的车在哪儿? 这是一个打破常规的提问——我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吧,这个世界在哪儿?它存在于什么地方? 我是否知道我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里? 首先,我是否知道什么是答案? 何为修身?我是否已经做到了修身?如果我“不知”,就成为了古之圣贤所说的——不知却不认为自己不知。如果不知又不去改变自己身上的事情,进步就无从谈起。 《圣人落第》 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学业文化大有长进。但他却转而把心思放在谈论军事上,并且很会射箭。 二十二岁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 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 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因为我懊恼了,说明我并不是一个敢于屡败屡战的人。”。 《乡试录序》 二十九岁,王阳明被任命为山东乡试的考官,山东是孔孟之乡,是许多先贤名人的故里。 王阳明非常激动,认为以前既然出了这么多古之圣贤,这里的文化教育一定很先进——肯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后继大儒。 但是,他在山东得到的答案却是恰恰相反的。 儒学已经成为了世人用于追求功利的通道。 “纲纪不振,名器太滥、用人太急、求效太速”。 “老佛能害道,皆因圣学不明”。 此时的儒学已经脱离实际,变成了国家社稷、百姓民生的一道思想枷锁,王阳明在《乡试录序》里说——山东,古齐鲁宋卫之地,夫子之乡……山川灵秀奇特,必有如古人者生于此地……以前,夫子有三千个愿意学习他的徒弟,他身边有七十多个人能通六艺,这是他们的进步。呜呼!今天的山东还是过去的山东,但怎么能找出一两个如同过去一样的贤者?我王阳明对于这样的考试有过失和责任。而考生、官员们也要自行努力,让你们的思想走出束缚、走出这片“孔孟之乡”。 《言事下狱》 王阳明在主持乡试时说的话已经引起了世人注意,其中自然也有反对他的势力,已经暗中妒忌怨恨。 正德皇帝即位后,当朝新臣一派与前朝老臣、宦官暗中激烈争权。 王阳明上奏给正德皇帝,说——明君能做到用仁爱之心对待任何直言相谏的人,所以我也想直言相谏陛下,一定要宽容谏言的人。请陛下的仁爱包容我,同意我出言帮助您做的更好。 当朝的无根太监眼里容不得沙子,立刻拦截进奏,污蔑王阳明的谏言说“你谏言陛下要仁爱,你是觉得陛下不够仁爱而是残暴的吗???你这样污蔑别人,我看你才是心胸狭隘的卑鄙者。” 而后,此次王阳明受到了30杖责,关入大狱。 王阳明入狱后,他只能在黑暗和冰冷中扪心自问。 “我是否也看不得别人,心胸狭隘才会上奏博取虚名?我走仕途,也是与那些为了求取功名的追名逐利者一模一样吗?” 《流放西南》 王阳明因为上奏被贬到了贵州的落后偏远之地。 在他离开时,朝中无人送行。 路上,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好友前来探望。 而后,王阳明落寞一身,孤独被逐。 是的,任何还需要更多功名的人,都不可能为他送行,这样是自找麻烦。 贵州古时毒蛇、猛兽颇多,而且外地人经常会迷路失踪,悲惨而死。王阳明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葬身荒野,死后不得还乡。 如果是这样,这一路的艰苦,其从头到尾就是对自己“追名逐利”的报应而已。 《阳明洞天》 王阳明到了贵州,这儿实行的改土归流之制早已经名存实亡,中原人已经不再重视偏远之地,一心要回中原享受太平盛世。 王阳明居于贵州,少数民族的居民却乐于与他来往,因为他们不识字,王阳明可以认字,还可以教会他们许多事情。后来,仆人带着他去找了一个石洞居住。 王阳明说:“住在石洞里,人人没有尊卑,大家都可以在这个不同于世间的阳明洞天里栖身。” 仆人生病,王阳明立刻去山上采集草药,从此大获人心。 《何陋轩君子亭》 苗人们看见王阳明心地善良,而且还教三个仆人们读书认字,平日里一起开荒种地,共同劳作——大家说:“这个山洞太冷了,太潮湿。” 于是,大家帮他建好了新家。 “以前孔子说他想去九万里以外的蛮夷之地居住,人们说孔子这个想法错了,很愚蠢。” “而孔子却说——居住在蛮荒之地都不以为意,这才是真君子应该有的坦坦荡荡啊!你们只知道往上国去投靠,如果有一天非要让你们居住的简陋一些,心里能好受吗?” “好话自己能接受的话,道理再怎么简陋,我得到了它也不觉得简陋。” “坏话堆砌的很巧妙,我也永远都不当一回事。” 王阳明说:“以此何陋,赞赏孔子的话。” 《竹林论道》 王阳明待在竹林里的时间越发长了,在他眼里,这儿不是竹林,这儿是天地之圣的所在。 其实,要阐述圣贤之道,不一定要使用文字。 这些竹子生长在蛮荒之地,反而比中原的竹子更加高大,更加坚韧不倒。 王阳明说:“学习圣贤之道的下一步,就是更注重于我身边的事情就足够了——只要看看这些竹子的生存方式也是足够的。这些蛮荒之地的竹子遇到风雨都不倒下,反而越长越高。我和这些竹子的品质还有些差距啊,不如栖身于他们之中。” 这么一来,王阳明经常在竹林里和贵州当地的读书人交流,阅文越来越大。 《龙场悟道》 王阳明反复钻研周易,反复思考。 周易的精髓在于“我”,“我心”和一切运动是密不可分,但又保持对立的,可是怎么样才能分清我和外界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和命运,什么时候该密不可分?什么时候该保持对立?或者说,命运和我是对立的吗? 孔子也想过,他说:“我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孔子的学生们替他解释说:“我们从夫子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二,其实,孔子之所以不解释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他的行为言性本身就是天道,他也永远不得知。” 朱熹则说:“存天理,灭人欲。只要人欲全部灭了,天理永存。” 王阳明思考到深夜,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希望。 人与天道,本来就没有所谓认知鸿沟,人的认知进步到宇宙的极点了,就是天知。 只有想通了这一层,才能永永远远的天人合一!!! 所以,王阳明说:“朱熹想灭人欲,但是他灭了人欲,自己的认知就不可能进步,他只是思想上的一个奴隶,一个傀儡。人天生就有进步的本能,吃肉是本能,喝酒是本能,天也是知道这些本能的。” “龙场悟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529年,王阳明皮肤溃烂,于1月9日病逝。 人的认知,在于把握住拥有的一切。如果想快乐,就踏踏实实的去把握住快乐。如果想要此心光明,虽然外在看起来好似不能此心光明,受人质疑,定会说“他不动声色就是为了更大的邪恶计划”。 这是用外在去应证内在的光明。 其意唯一,只要我是为了追逐光明,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追逐光明,这是我唯一的一件事情。 我在牢里,没有追名逐利,我在山里,也没有追名逐利,而在我死前,我皮肤溃烂,也没有追名逐利。 王阳明留下遗言,说:“我唯一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追逐光明,好了,不用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