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大唐:我在长安开酒馆 > 第二百零四章 是个聪明人

第二百零四章 是个聪明人(2 / 2)

西市对常昊而言,的确算不上一处福地。

唐观自然不知道常昊以前的经历,还在继续解释:“与东市不同,西市采用的大都是集中式管理,类似的货物集中在一起,方便商人货比三家,大批量采购。”

“西市虽然不如东市繁华,但是店铺还是不少的,绢行、秤行,当铺酒肆,算是应有尽有。”

说到这里的时候,唐观脸上突然多出几分笑意:“常记茶楼地处通仁坊,距离东市较近,生意应该还算不错?”

常昊点点头,目光则四下打量着。

常记茶楼的生意的确有好转,但是和东市没关系,常记茶楼饭食比其他茶楼酒楼味道好,大都是去过一次的客人们才乐意多走几步来常记茶楼这边吃饭。

东市比西市逼格高,能去东市采买的大都是富庶人家,以那些人的消费水准,哪会儿看得上常记茶楼这么个小地方。

“以我的看法,既然常老板能够在通仁坊中置办房产,回头倒不如在西市置办一处房产,盖个分店。”

唐观从街边摊位上拿起一个拨浪鼓,晃了晃后又随手放下:“通仁坊地段虽好,但终归不是在东市之中,以东市的地价,想要置办田产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西市不同,西市地价远比东市便宜,如今西市之中,各地商人络绎不绝,街上大小店铺鳞次栉比,照这样的势头发展,西市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与东市比肩,甚至有机会强压一头。”

见常昊看了过来,唐观笑了笑:“置办与否,还是要看常老板的决定,我只是建议而已。”

唐观又强调了一句:“只是建议。”

听着唐观这些说法,常昊挑眉高看了这位唐公子一眼。

真就是家风使然的缘故呗?

放眼长安城,能与唐观比远见的,估计还真没几个。

唐观说的没错,最多需要十年的时间,西市就会一举超过东市,成为长安城乃至大唐全国最大的交易市场。

盛唐之后,西市甚至被人冠以“金市”的称呼。

其主要原因要归功于开远门的存在,开远门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本着舍远求近的原则,外来商人们大都会选择西市落脚。

随着大唐国力兴盛,来长安城经商的外商越来越多,西市也就越来越繁华了。

常昊受益于两世为人的记忆,比较清楚未来的长安城会发展成什么模样,但唐观却实实在在的大唐本地人。

能有这样的卓越远见,足以看出唐观此人在经商方面的天赋。

常昊忍不住多看了唐观一眼。

唐观有这样的见识,怎么在后世历史上反倒只落了个“唐俭之子”的名头,除此之外再无半点多余记载?

“常老板,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注意到常昊的眼神有些奇怪,唐观下意识摸了摸脸。

常昊释然一笑,然后摇摇头。

不过这也正常,这年头讲究士农工商,人人都想靠着学识混个一官半职的,寒窗苦读几十年都不够。

经商?

经什么商?

正经人谁会去经商?

下剑!

最新小说: 诗伴我前行 诸天:剑行 快乐唱歌 生活随想随思记 萌学园之红月之谜 阿Q的精神世界 一清少年随笔 我想让爱永恒 美漫里的虚空行者 风归不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