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衙门,不必如此拘谨。”
梁烨和王玠虽然心里非常的不高兴,在衙门口迎接跟城门口迎接钦差完全是两回事情。
但是囿于李通的一时慌乱,可能在时间和交接过程中出了差错,或者一个县衙能接驾钦差的莅临,这已经是非常的特别待遇。
“梁大人,请,小官不知大人的亲自来访,所以……,所以下官心中一时受惊,所以起了慌乱。请大人原谅。”
“李通,你真丢了我姑苏知府的脸,你怎么做的下属,怎么做的这县官,是不是不想戴这顶帽子了……”
郭琯走进衙门后,看着那一脸紧张的李通,即好笑又可气。
“先到廷堂接旨,有皇上的谕旨。”
赵季一个箭步上前,直接在衙门的大堂内开始宣读。
李通一听是皇上谕旨,则携袍与同僚跪接在大堂之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姑苏知府秋后税银一直迟迟未交户部国库,而此笔税收皆来自雍县的盐税、造船、织造、矿产税等,但今朕查明,这笔税收乃成化元年就开始定制下来,作为嘉峪关等边关军械制用的银两,而这次竟然懈怠,迟迟未于上缴,朕亲派钦差大人梁烨和大学士理事王玠特来缉查此事,请李通县令全权配合调查,不得违抗旨意,否则格杀勿论。
钦此
成化二十一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
宪宗帝御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臣接旨!”
那个李通接过赵季的圣旨,脸上顿时惊吓出凉凉的冷汗。
原来梁烨出发前,为防万一,特地禀告宪宗帝再拟定一谕旨。
毕竟此次抗税大案关联着雍县县令之事,而姑苏知府不一定在这事上有违法的瓜葛。
“对,对,梁烨,你说的对!”
就这样宪宗又亲笔拟定了此重要的谕旨。
四个格杀勿论大字,对李通彻底起到了慴栗作用。
“怕什么,这事又与我无关的,我的税银早就上缴给户部了,只不过是李代桃僵,我被人调了包而已,唉……,我这芝麻小官有什么办法。”
李通这样安慰着自己,并且由于李承公子刚刚晚婚,自己还在兴头上,所以忧喜掺半,也总算求个平衡。
“梁大人一路舟车劳顿,我已经准备好了筵席,为大人接风洗尘。”
“花管家,筵席准备的怎么样了!”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只等大人们缓缓入席赴宴。”
花管家拱身提臀相报。
“不必了,我看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再一起赴宴用膳不迟。”
王玠见李通鬼鬼祟祟,好象心里有鬼的样子,因为他刚才观察的清清楚楚,在李通接旨的瞬间,一滴汗水竟然直直的开了小河似的从官帽里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