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岩壁的裂缝之中,居然出现了陶俑,看这陶俑的模样,其整体呈现一种直立的站姿,陶器算是人类所使用的一种原石器具。
其最初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未开化的石器时代,后来随着发展,制陶工艺也更加多样化,从开始的盆罐器具,而发展成了各种装饰品。
但是其中陶俑却是比较另类的一种装饰品,根据一些典籍中的记载,陶俑的最初起源,其实就是代替残忍的活人殉葬。
所以陶俑尤其是人性陶俑,一般只会出现在古墓中,无人会将人性陶俑作为阳宅的装饰,那太过于晦气。
对此还有一种讲究,说是金银佛身玉观音,铜石造像泥鬼神,意思就是佛像以金银为佳,而观音则以玉料为上品,一般的圣人造像,以铜石为主,泥像之中除了神就是鬼。
其实通过这陶俑可以推断,这洞壁上的裂缝,肯定是连通着一个被毁坏的古墓,其可能是在这里地质活动,水道形成的时候,古墓被震踏裂开,这个陶俑就从这裂缝中漏了出来。
“会不会是那龙脉大墓陪陵?”
胜哥疑惑的对我问道,古龙山距离这里已经不远了,在这附近的陵墓,极有可能跟古龙山的帝王大墓有所关联,说不定就是那帝王大墓的陪陵一类。
帝王大墓一般来说都是建有陪陵的,这属于一种拱卫王气的设置,按照葬俗来说,陪陵的建造有那么几种。
第一种就是四方陪陵,故名思意,其陪陵会设在主墓的四方,东西南北各占其一,这种陪陵比较常见,其墓主多为帝王身边的重臣。
但是这种陪陵一般规模较大,距离主墓的距离也不会太近,其本身就占据一个极佳的风水位,其陪陵本身跟一般的古墓也并没有区别。
第二种就是众星捧月,这种陪陵就是专门的陪陵,其陪陵的数目较多,环绕整个主墓排列,其排列的顺序也比较多样化。
其本身并不占据什么风水位,完全就是为了陪葬而设置的,这种陪陵的墓主,身份一般不会太高,属于帝王身边的侍从或者近卫。
这两种方式算是陪陵的主流,除了这两种也有其他的陪陵方式,但是采用的却并不多,要是具体分析起来,恐怕能够说上半天。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古墓应该并不是那古龙山大墓的陪陵,按照这个陶俑来看,这毁坏的古墓,其规模算不上大,还不足以到达达官贵族之流。
其充其量应该也就是一方乡绅或者富庶商贾,而距离古龙山尚有一段距离,既不符合四方陪陵的规模,也不符合众星捧月的位置。
当然这也是根据常理来推断,仅仅根据一个陶俑并没有看到古墓的详情,想要做出精准的推断,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困难了。
但是看着陶俑的模样,那原本的古墓定然已经塌陷的不成样子,我们也不可能探查什么,只好继续的前行。
再向前走,光线开始逐渐的明亮起来,说明我们很快就会走出这洞中水道,按照我们在这山洞中行驶的线路来说,没有偏离整体的大方向。
很快我们看到了出口,随着竹排的行驶,我们来到了外面,此时正午刚过,光线还算是强烈的时候,明亮的光线都让我得眼睛觉得不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