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快到了,学校举办联欢会,小茜大开眼界。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宿舍还有节目,看着沈娟坐在钢琴前认真弹奏陶醉其中的样子,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小茜顿时觉得,人家真的有高高在上的本钱。
还有台上抱着吉他唱歌的学长们穿着喇叭裤、留着长鬓角,有着独属于这个年代的时髦;外语系的学姐模仿邓丽君唱歌,声音足以乱真;现代诗朗诵,学长和学姐抑扬顿挫的声音配上丰富多彩的表情,让小茜沉醉其中。
联欢会带给小茜的是欣喜沉醉,而陈大芳在开心之余,更有些难以言喻的自卑。
“以前学习那么紧张,人家哪来的时间学吹笛子、弹钢琴啊?”她曾如此悄声的问小茜。
小茜没办法给她解释,她没办法说,上京的孩子跟她们是不一样的,人家生来就有更多的资源、更广袤的见识世界的机会、更偏向的政策优势……如陈大芳这样的学子,可能需要马不停蹄、不分昼夜的学习,越过千军万马才能考到上京的大学,而于沈娟而言,不过是比身边人多优秀一点。
人生而不平等,但我们不该因此放弃努力和追求。
“听说咱学校有好多社团,什么吉他、朗诵、诗歌都有”,小茜道,“你可以去报一个呀,下次联欢会没准也能上台表演呢。”
小茜一语成谶,国庆联欢会后,同学们之间兴起了一股填报社团的热潮。
陈大芳一气报了两个,朗诵和舞蹈社,本来她想报吉他社的,但是人家要求社员自备吉他,陈大芳曾拉她去乐器店里看过,在看到吉他的标价之后,果断的换成了舞蹈社,并且鼓动小茜跟她一起报。
“我不会跳舞”,小茜摆手拒绝,除了学习,她只想赚钱,大学社团前辈子她参加过不少,实在没什么兴趣。
“报嘛报嘛”,陈大芳坚持,“你看咱寝都参加了社团,就你没有,多孤单啊。”
“我不怕孤单呀。”小茜理所当然的道。
不过最后她还是被拉着报了交谊舞社团,陈大芳采取迂回战术,先说动了徐丹,然后两个人硬拽着小茜去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