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需要”。
不是很好理解?
这么说好了, 把东西“填满”不是它需要的“对应”。
而是“把东西填进去”才是它需要的。
为的是“填”,而不是“满”。
吃饭吃饭, 一般人都会有个“我要吃饱”的想法,但是,这个原始机能本身并没有这一套底层逻辑。
它是原始的, 是基础的,是简单的。
它的目的就是“吃”。
无穷无尽的、没有边界的。
觉得反直觉?
如果没有边界,那么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到?
引力也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世界为什么没有全部捏在一起?
这个反例其实不太合适,不是个好的例子。
可惜尧言也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去找到一个足够准确的例子。
“对应”,“空缺”,是原始结构带来的一种原始的驱动力,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空缺,各种各样的“黑洞”。
然而,这些“空缺”,又继续堆叠,作为下一层级的驱动力,形成了新的对应空缺。
而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层的“自我”参与了进来。
也就是第一个空缺中产生的“意识”。
但是, 问题就在于“意识”本身具备“认知能力”。
然而它本身又不是单一的,作为众多“空缺”的缝合物, 被拉到这个第一层空缺内做填充物的一堆物质,这些东西本身也有原始驱动力。
“空缺”并不能被填满。
但是,被填补到第一层空缺里的东西, 其本身的构成是有限的, 它会一一找到“对应”。
这里并不是说它们找到了可以填满自己“对应关系”的事物,而是它们作为一个“统合体”,有着一个模糊的轮廓。
它们有了大致的形象,它们的“需求”,它们的对应范围“变小”了。
变得“具体”了。
有“可参照的对象”了。
尧言比较习惯把这个阶段称为“镜像”阶段。
虽然还是相当模糊,但是,“轮廓缩小”了。
但是,实际上,“轮廓”真的缩小了吗?
不,按照这个学说的推想,这只是第一层“意识”根据自己“能够认知到的一切”去锚定了一个“新的对应关系”。
新的空缺产生了。
新的空洞产生了。
再然后,产生了第二层“意识”。
以此类推,一层又一层的空洞,一层又一层的对应空洞,让人们逐渐具备了足够清晰的认知关系。
用个例子来说,最初的空缺可以比作一个黑洞“我需要把东西填进去”,但是,因为根本没有足够具体的标准,所以把一个星系填了进去。
而这个星系本身作为被填进去的东西,它是受到影响的。
但是,和最初的驱动力不同,这个空缺因为引力的“平衡”,“稳定”了下来。
只是这个“稳定”也是个模糊的、不确定的标准,在很多细节方面,它也并没有达到“平衡”。
所以,它将自己与空缺的对应关系,作为一个“平衡”的标准,确立下来。
按照这个做标准,让自己的空缺去牵引各种星团过来,达成一种“平衡”。
而这种平衡,又构造出一个新的“空缺”。
一个个“空缺”和没有明确标准的、模糊的“平衡”,逐步推进、递进,形成了各种“细节”上的需求。
或许又应该反过来,最初的驱动力是行星,然后扩大到黑洞。
但无论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洋葱”或许是个比较形象的例子。
人的意识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而是由一层又一层不断牵连的东西拼合出来的。
最底层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一个个没有具体标准的原始驱动力产生的、模糊的“对应关系”。
而在这个“意识”不断清晰化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个不断把外界或“自身”事物附会上去的过程。
其中一个阶段,一般被称为——
“性化秩序”。
喜欢群鸦乐园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群鸦乐园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