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军:“问她没用啊,她一直住学校,没回家。”
齐为民:“元旦放假,她总要回家的。”
岳东升:“他哥也没个电话,联系起来真不方便。”
李卷土陷入了沉思,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快点结束吧。现在想找人,只能去人家家门口蹲守。嗯?好像寻呼机火热的时代快到来了,是126,还是127来着?
“老大,你发什么呆呢?”
李卷土摇了摇头:“太落后了……”
下午只有两节课,一下课,李卷土就开溜了。今天晚上的学校的元旦晚会,他是不打算参加了。明天就是元旦了,学校放假一天。
李卷土斜挎着书包,一路跑向了琉璃厂自由市场,来到一个卖鸡蛋,绿豆和辣白菜的的摊位上。
“你们老板呢?”李卷土问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十七八岁的样子。
“现在我就是老板。你找老板做啥?”小姑娘看起来挺厉害的。
李卷土一看,就是一个新来的乡下丫头,也不废话:“我找陈大宝,或者秦美玲。”
“你找我姐夫?他去市场管理处了。”
“你姐呢?”
“她身子不方便,在家休息呢。”
“哦。”
李卷土哦了一声,转身就走。
“喂,你站住!你谁啊?”
小丫头不依不饶。
李卷土头也不回,向后摆了摆手,直奔市场管理处而去。
“卷土,我正要找你去呢。”
李卷土在市场管理处门口,碰上了出门的陈大宝。
“铺位租下来了吗?”
“位置太偏了,我没敢交钱。”
“都在一个市场里,能偏到哪里去。好位置能剩下来吗,早就租出去了,还能轮到现在。”
“我还是带你去看看吧。”
陈大宝带着李卷土,往市场深处走。在最里面,靠墙的位置,还有一溜空摊位,显然是没租出去。
前面一溜摊位,有几个卖水货的,有卖泥鳅的,卖河鱼的,还有卖带鱼的,味道很是浓郁。李卷土顺手买了两条河鱼,鱼不小,一斤多沉一条,还是活的,可惜,从桶里捞出来,没几分钟就冻硬了。他顺路又买了两方大豆腐,看来这是要做豆腐鱼了。
陈大宝:“这背面靠墙,就少了一面客流了。这么深,而且是死胡同,客人很少来了。”
李卷土:“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地方不错,蒸馒头也没人打扰,租下来吧。”
陈大宝:“这么偏的地方,管理处的租金可是一点折扣都不打,一视同仁的。”
李卷土:“将来这馒头铺子做起来了,还差那点折扣?一会儿我画个图,你赶紧找人施工,争取早点开张。”
陈大宝:“那我先去管理处交钱去了,交了钱可就不能退了。”
连着五个摊位,按月收费,一押一租,三十张大团结就归了管理处了,只换回来两张收据和一份租赁合同。
“小环,天快黑了,今天早点收摊吧。这是我媳妇的妹妹,刚从老家过来的。”
陈大宝回到摊位,就吩咐那个小丫头收摊。
李卷土也帮忙搬东西,鸡蛋,绿豆和辣白菜,都装上了三蹦子,然后一起坐车回了东琉璃厂大杂院。
“哥,你回来了。咦,李卷土,你又来蹭饭吃来了。”
一个姑娘的声音。
“二妮,怎么跟你同学说话呢。帮你嫂子做饭去,这有两条鱼,拿去跟豆腐一起炖了。”
陈大宝吩咐。
“姐夫!”
“姐夫!”
院子里的两个半大小子,赶紧跑过来帮着卸车,李卷土和陈大宝就进了北屋。
李卷土从书包里掏出几张白纸,又拿出铅笔和直尺,就开始画图。
“你要做这么大的玻璃窗?”
喜欢市井风月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市井风月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