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 第24章 角斗场(1 / 2)

“狼群的第一目标,是船队而非舰队!”

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潜艇这种战争武器的特点——擅使暗箭者,难耍明枪。

正是带着这样的观点,张海诺从一开始就没有指望本方的潜艇部队能够重创甚至歼灭敌方主力舰队。要知道即便在1916年到1917年,德国潜艇战的第一个高峰期,让所有协约国船员闻风丧胆的德国潜艇部队也没有击沉一艘无畏级以上的战列舰。至于前无畏舰、装甲巡洋舰和其他轻型舰艇,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主力舰。这其中既有潜艇自身作战方式的制约,也有对方主力舰防御力强、护航严密等等原因。

作为那个时期德国海军最出色的潜艇指挥官之一,以及一个对未来有着超常预见的人,张海诺觉得自己非常清楚潜艇这样一种攻强守弱的武器在战场上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那场持续了四年的战争中,德国总共建造了373艘潜艇,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船只约6000艘,其中战斗舰艇197艘,运输船5800多艘,总吨位约1800万吨,惊人的数字背后,却没有为德国争取到最为关键的制海权。德国战败,德皇逃亡,海军更是失去了重金打造的远洋舰队。

时隔31年,战火重燃,在准备较为充分的情况下,德国海军的精英们再一次让世人侧目,尤其是潜艇部队,在战争爆发的头20个月即共击沉盟军船只1031艘,总登记吨位514万吨,其中海军舰艇49艘,包括有2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巡洋舰以及3艘轻型巡洋舰,而击沉英国复仇级战列舰“拉米利斯”号一战,潜艇部队也理应占得大半的功劳。可是,除了被德国战列舰和轰炸机打残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德国潜艇部队的战果簿上依然没有英国人最倚重的新锐战列舰,制海权也没有因为潜艇部队的出色发挥而易手。在德国海军的海峡冲刺行动之前,英国海军仍然牢牢封锁着北海——巨大的海上牢笼困住了德国人的海上野心,也让他们面临着和前辈一样的困境。

与此同时,在战争这种强而有效的催化剂作用下,兵器技术再度转入快车道.随着人类迈入20世纪上半叶的最后一个十年,海上的霸主正悄然发生着转变,但在战列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航空母舰正逐渐显露王者气质的时代背景下,不论是传统的大舰巨炮还是新兴的海上航空力量,都不具备成为一力掌握海权的因素。

正因如此,张海诺一边盯着“提尔皮茨”号紧张施工,一面在最高统帅部与空军之间斡旋,力争使齐柏林级二号舰“彼得.斯特拉塞”号按时服役,并依照Z计划将预定的三艘舰船——在建的重巡洋舰“塞德利茨”号和大型邮船“欧罗巴”号、“波茨坦”号改造成为航空母舰。此外,作为Z计划的一部分,H级战列舰H39和H40已经分别于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建造(史实),一旦这种装备15.9英寸(403毫米)主炮的强大战舰将让德国海军的实力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可是,就算英国人不插手进来,形势留给张海诺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4月,“巴巴罗萨”计划已经无可逆转的步入预定轨道,德国陆军庞大的攻击集群开始以隐蔽的方式向边境移动。根据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计划,海军必须在战役开始后向苏俄的波罗的海舰队施加强大的压力,并从海面上协助陆军的进攻行动。为此,留在德国本土海域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以及轻巡洋舰、驱逐舰和相当一部分潜艇都将参战。

张海诺早就知道,留给德国海军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在特殊的战略背景下,一个全心的“莱茵演习”计划应运而生。它超乎常人想象的大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计划,并不是因为他是天生的赌徒,但对战争前景的透析让他不得不放手一搏:不在沉默中死亡,便在沉默中爆发!

从海峡冲刺、凯尔特海之战到伪装欺敌、诱敌,一路上磕磕碰碰,却又顺利的朝着最终目的地前行,越是这样,张海诺越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可事实并不总是与理论上的推测相吻合,有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的。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

张海诺给潜艇部队的寄望就是不断骚扰英国舰队,从精神上折磨那些英军指挥官以及舰员们,进而扰乱对方的部署。因此,他协调邓尼茨的潜艇司令部派来大约40艘潜艇参加战斗。这些潜艇以三到四艘为一个小组,以侦查为主、攻击为辅,一旦发现敌舰队动向,它们便以最快的速度向潜艇司令部和位于布雷斯特的联合指挥部汇报,并根据上级的指令向某个位置集中——诚然,人们无法指望1941年的潜艇能够拥有与水面舰艇媲美的航速,但它们仍然具备不可小视的机动作战能力。就在张海诺和他的军官们继续按照预定计划前去与其他水面舰艇会合时,“格拉夫.齐柏林”号发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驾驶Bf-109T型战斗机前往英国舰队上空侦察的德国飞行员,观察到一艘大型英国航母上浓烟滚滚,但它仍以先前的航速紧随其他航母前行,周围的护航舰只也依旧保持着相对紧密的队形!

最新小说: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