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庙立祠在哪里都是一件大事。
梁川一口气修了三座大庙,更是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为了这件事,梁川特意将东西街两条大路两旁的民宅征拆,把路拓宽。
一开始难度还有点大,但是他低估了虔诚的沐斯林教徒的决心,尤其是以蒲家为首,他们用了生意上的人脉还有当地的各种关系,你不拆就找你的家人,家人工作做不通就找你的亲戚,还不行就找黑道上的人物,虽然清源堂唐向天的势力被灭了,但是这个地方还有不少的青皮,他们出马有些事情就好办多了!
梁川这辈子做了不少的事,几件事做得多了,一件事就是蹲号子,从兴化的大狱一直蹲到刑部的大狱,还有就是征地,虽然有些伤天害理,但是为的是神仙佛祖们服务,老天爷应该会原谅自己!
征地的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进展要快,路必须要先修,清真寺需要大量的石材,而关公庙与佛寺需要大量的原木支柱,这需大材都要一条大路方能运送进去!
以三教宝刹为基础,清源城好像又进行了一次新的城市规划。
在这个基础上,梁川向威远楼的赵惟宪提出了一个建议!
清源港不应该是宋人汉人自己的港口,它的定位应该更高一点,把目光放远到全世界。
这些日子赵惟宪的心情大好,因为知道自己想要返京的愿望有了一些眉目,看梁川也更加顺眼,对梁川提出的意见多少都听得进去!
清源城是梁川的大本营,苏渭也不止一次提出清源的港口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港口,但是清源的城建太落后,就像乡下的小村子,如果能建设成像汴京城或是洛阳城一样的大都市,将来必能再进一步,有更好的发展!
两个人做事从来都不立足于眼下,而是走一步望两步再想第三步,这样才是做大事的步骤!
梁川的想法很多具有独到的眼光,赵惟宪原来只当这小子有几分小聪明,但是这么多年接触下来,吃亏的从来是他自己,梁川转了一圈,腰板更加硬了,实力也强大到自己不敢与之相抵触的地步!
而且这一次他自己的调动问题也是靠梁川才能完成,让他对梁川的意见更不敢小视!
宗教这种东西从来不可小视,大汉王朝的覆灭虽然说不是宗教原因,但是必须归结于宗结原因。
黄巾起义让地方的政府有了招募兵马的能力,再后来的明太祖,更是借着白莲教的力量,还有差一点成事的天理教,这些人都是依靠狂热的信众把事情搞大,再不济把水搞浑,他们好趁机摸鱼!
除了一个尹斯兰教赵惟宪没有把握之后,关公庙还有西街正在兴建的佛寺都还在政府的掌握之中。
赵惟宪想了很久,他很想知道梁川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凡事无利不起早,梁川要说他自己是善男信女为了还愿赵惟宪打死也不相信。
可是想了许多天,除了想到梁川想拉笼这些宗教人士之外,他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家人四大皆空,这句话是佛理更是一句谁也不相信的鬼话。
五代十国以来,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面的势力打得不可开交,最终得利的竟然是这些大头和尚,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脑满肠肥!
当今的官家还有刘太后不信佛信道,黄老之学奉为圭臬!只是他们也不好走先帝的老路!怕招致天下人的唾骂。
赵恒在位之时,前半生也是一代明君,心比天高的主,可是到了后期,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仙丹,对那一套长生之术痴迷不已,道观更是修了无数,要是单纯纯玩玩仙丹那也花不了几个钱,可是这大老板偏偏他娘的喜欢基建,奶奶的,白白便宜了无数的道士。
这次的三座宝刹有赵小品亲自监工,为佛为神盖庙也是功德一件,他更不敢大意。
关公庙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左右各加建了一配庙,左边梁川想把孔圣人请进去,右边则是把观音菩萨请进去,一座关公庙再一分为三,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
听说了梁川的想法,赵惟宪更想不通了,梁川这一道菜怎么做了大锅烩!
清源城本来就有文庙,正好在清源书院后面。
有方庙他还把孔圣人给请了过来了,一文一武旁边还配着一尊观音,这样的操作他都看愣了!
不过看着那巨大的一片地基,赵惟宪沉默了,这么大的一片土地要是光给关二爷一位独享那不是有点太。。
宋朝以前郑二爷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民间称为关公,到了宋代以后明清时期再加封,才真正到了关圣帝君的神位!
看着这关公庙的规模,赵惟宪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只可惜关公的神格不够高,否则真配得上这么宏伟的庙宇!三郎你称关公为关帝爷,这称呼倒有些新鲜。”
梁川带着赵惟宪走了一圈道:“当年我曾在关公爷神位前立誓,如果关公爷实现我的心愿将来就把他的宝刹重新修缮一番,关公有求必应,赵王爷一心想回汴京,何不也拜拜关公爷,指不定会更早地实现王爷的心愿!”
赵惟宪一听,马上道:“真有此事,那我可得诚心拜谒,若是关爷爷听得见小可的呼声,小可他日定奏明官家,表关爷爷忠义武圣世之无双,加封关圣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