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流寇大军于西门外一里多的旷野处停了下来。
他们层次分明,分为了几大部分。
最前是步卒内的刀盾手,比例约在两成左右。
他们算是步军内的精锐了,个个身上带着浓烈的杀气,非常擅于短兵相接,突击肉搏。很多刀盾手身上还背着标枪袋,简易的标枪,标准的标枪都有。
再是弓箭手,比例约有三成,个个身上背负双插,弓囊挂在鞓带的左侧,箭囊挂在鞓带的右侧。
他们左弓右箭,普遍使用小稍弓,弓力五六力,六七力,只有极少部分的人,使用八力强弓,这些人的箭囊,装的就是重箭。
弓箭手后面是火器手,比例约在一成。
有人用三眼铳,有人用鸟铳,挑选军中较好质量的火器汇集成军。他们扛着鸟铳三眼铳,身上挂满物什,如铅子袋,装在牛角内,或壶内的引药袋。
还有火药带,若后世斜背的子弹带一样,上面一个个铜管或竹管,每一管恰好装满一铳之药,当年戚家军留下的定装思维,此时大明各地普遍用之。
他们个个铳上缠着火绳,腰间插着火摺子,有人还持四眼铳,翼虎铳之类的火器。
最后是长矛手,比例约在四成。
他们当中一些人持大棒、镋钯、钩镰枪等,算是长矛兵当中的精锐。
这些矛兵精锐基本都曾是官兵。
几个兵种中,弓箭手,火器手都是技术活,用刀盾也不容易,已经越来越被投降官兵占据位置。尸山血海中淘汰出来的流民青壮,大多数成为长矛手,部分为刀盾手。
少量原来猎户什么,成为弓箭手。
但从初到现在,流寇中的骨干战力,还是原来的“边贼”,现在的投降官兵。
流寇成长到现在,步营基本也是打仗的主力,驱赶饥民,一般也是由他们来。
李过、袁宗第、王龙三人合兵前来报复,共有步卒四千,兵种比例,就是刀盾手八百,弓箭手一千二,火器手四百,长矛手一千六,他们还分两部分,闯营麾下,曹营麾下。
此时流寇步卒列阵在前。
他们后方是马兵,这些算是骑马精锐步兵,他们各种兵器都有,个个马术娴熟,但基本不能在马上奔腾劈斩,亦不能在马上骑射,作战时还是要下马。
他们人数有一千,仍红衣蓝衣明显,闯营曹营两个阵营汇成。
最后是精骑骁骑,马术娴熟不说,个个能在马上奔腾劈斩,有些人还会骑射。
这些人是流寇营中精锐的精锐,老营的典型,一般到现在,他们也难得作战,只呼啸着策马四出,到处侦察,或拦截可能从两翼后方突来的敌方人马。
众马兵后方,还有大量的厮养与饥民聚着。
他们来来往往,肩挑背扛,将大量的泥担土袋堆积,准备着冲锋填壕。
还有一些锅灶架着,烧着饭,烙着饼。
山川社稷坛,“闯、罗、李”等大旗将旗飘扬,数百身披棉甲,镶铁棉甲的精骑环绕,他们精骑骁骑共一千,此时只约二三百骑聚在这边,余者分为多股,纵马四出。
坛上,李过、袁宗第、王龙等贼将正在商议战术,兵力如何安排攻打。
“有口子可以冲进去,矮墙两端的城墙壕沟就不用填,但他们矮墙前的壕沟要填上,不然兄弟们兵力施展不开。”
“填壕,就让那些饥民上,刀盾手、弓箭手、火器手掩在后面。”
“某看那矮墙长二百步,不是很宽,人多了挤不下。五千饥民,就分五波,每波一千人,鼓声未止,不得后退,敢退的都杀了。头三波可试着冲冲缺口,冲不进也不急,待壕沟填上再说。”
“后两波主攻缺口,从填好的壕沟涌入,一人多高的墙,冲跳下就进了。”
“谢兄弟,你来指挥攻打正面,给你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张兄弟,你来打右翼,李兄弟,你打左翼……”
战术主要袁宗第在安排,他是剧贼,更是老狐狸,战场经验丰富之极,各类布置信手拈来,让旁边的李过,王龙等人没有任何话说。
在袁宗第的安排中,他让谢君友指挥攻打土墙正面,戴罪立功自赎。
谢君友跟随他久了,历史上很快还会是他前营的左果毅将军,袁宗第自然要给他这个机会。
袁宗第又让张能攻打右翼,张能算是李过兄弟麾下大将,不久后也会是后营的左果毅将军,也需给他这个立战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