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尔(Henry Moore, 1898—1986)
英国雕塑家、画家、作家。生于约克郡卡斯尔福特。1909年入卡斯尔福特文法学校。1915年毕业后当小学教师。1917年应征入伍,在战争中负伤。1919年复员,同年9月入利兹艺术学校。1921年因获“皇家展览奖金”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在伦敦莱塞斯特美术馆举办首次个展。194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大型创作回顾展。1948年获威尼斯双年展雕塑大奖。1983年,梅特鲁波里顿博物馆举办《亨利·穆尔六十年艺术生涯》作品展览。他的雕塑生涯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21—1925年。这一阶段的作品带有原始雕塑的特点。第二个阶段1926—1930年。主要从事斜卧像的创作,作品尺寸虽然不大,却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造型富于韵律感、**感。第三个阶段1931—1936年。作品转向抽象形式,形体强烈地变形,构成无意识的超现实形体。第四阶段1936—1940年。是深入探索的阶段。第五阶段1943—1954年。共创作了十七个《家庭群像》,群像整体风格统一,标志着他个人风格的形成与成熟。1955年以后为第六阶段。作品在形体上趋于抽象,并向巨型发展。在他生命最后的三十余年里,完成了一系列大型雕塑作品,有《格伦基伦十字架》(1955—19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斜卧的人像》(1957—1958)、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两件斜卧像》(1965)、美国印第安那州州立图书馆的《大拱门》(1971)、伦敦的《拱》(1979—1980)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创造的两种重要的技法:一是在实体中挖出空洞,以显露内在的形体。他认为:“一个洞连接雕刻体的一面和另一面,使作品更具立体感,而立体感又正是雕刻的根本所在。”“一个洞也能具有与一个实体一样多的形状的意义。”后来人们把这种孔洞称为“穆尔的洞”。二是汇集不同的形体来组成一件作品。他提出要通过这样的技法在作品中表现生命的活力。他认为,一件作品必须有它本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从属于作品所再现的对象,而是作品本身。他的贡献并不在于他的题材,也不在于那些梦幻般的形体,而在于他发展了整个关于雕塑的传统的观念。(朱国荣)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