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科(1 / 1)

罗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

美国画家。生于俄国拉脱维亚。1913年随家人迁居美国。1921—1923年就读于耶鲁大学。1925年开始转向绘画,曾在艺术学生联盟随马克·韦伯学习一段时期。1933年在当代艺术画廊举行首次个展。1935年参与了“十人画会”的筹办。他是1948年成立的“艺术家主题学校”的创始者之一。

40年代前期,他的绘画表现出抽象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如水彩画《洗礼的场面》,作品中有类似戈尔基、巴泽蒂斯、米罗作品中的生物形体。在罗斯科的作品中,“悲剧的和超时间的”主题始终贯穿于他整个作品中,从早期的对原始模型意象的追求和后期的非常浓郁的宗教气息绘画中,都展示了罗斯科独特的抽象语言。1948年后,他创立了一个罗斯科式的程式,即一个巨大的宽阔空间,一系列的长方形色块用稀薄的液体分两至三次刷成。模糊的边沿线,浮动的彩色团块像是在海洋中漂浮。他的绘画展现的是一种纯粹的色块美感,画面是精致和单纯的,充分体现了罗斯科注重冥想的特点。罗斯科作品通常是巨型的。他认为:“我绘制巨幅画是因为我需要创造一个亲切的环境。一张巨幅画是一个直接的记录,它带你进入它里面。”他常用稀释过的油画颜料作画,把画布像水彩纸那样多次染色,以增加画面连绵不断的浮云般效果,并产生出运动感和纵深感。50年代后,色彩转向郁闷,飘浮在空间的长方形已失去明亮的色彩,开始向深沉、悲剧式的色调发展,如《红·棕·黑》、《红色上的赭色和红色》,画面的调子是低沉的,几乎没有光的折射,光像是在一个静止的空间中被固定,这在60年代,他为哈佛大学和休斯敦的圣托马斯小教堂所画的壁画中得到了展现。这些最后的制作全是大型的,填满整个空间墙壁的单色绘画,在持续的、几乎无变化的红褐色、黑色、蓝紫色中,有一种墓碑式的**,没有主题,没有形状,没有内部联系,自我意识在这里彻底的被抽走,整个世界只留下一个神秘的太虚,使人在面对这片深冥的海洋时,不再感觉到自身的存在。罗斯科的作品,以往在美国国内外所有纽约画派的展览中都有展出。(徐虹)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