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恩(1 / 1)

韦伯恩(Anton Webern, 1883—1945)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生于维也纳。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1902—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学、和声和对位。因对伊萨克作品的研究而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04—1908年从勋伯格学习作曲。1908年起在维也纳、布拉格、特普利策、格但斯克和其他城市担任戏剧和歌剧指挥。1915—1916年服兵役。1917—1918年及1920年在布拉格的德国剧院担任指挥。1922—1934年担任维也纳工人合唱协会和工人联盟交响音乐会的指挥。20年代至30年代初不止一次地以现代音乐指挥家的身份参加维也纳、苏黎世等地的音乐节,巡回演出于柏林、慕尼黑、伦敦等城市。1927年起担任奥地利广播电台指挥,在纳粹分子占领奥地利以后辞职。1929年起教授作曲课程,学生中有作曲家和理论家哈特曼、西尔和莱依赫。晚年专事创作。1945年9月15日,意外地死于美国士兵的子弹之下。

韦伯恩和勋伯格、贝尔格同是新维也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但是作为勋伯格的学生和同道,韦伯恩在创作中还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韦伯恩发展了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技术,在他的某些晚期作品中,旋律、节奏、织体、力度甚至音色都可成为作品序列的基础,并将序列作倒影、逆行、逆行倒影以及横向和纵向的发展。由于自然调式音之间的联系被破坏,不协和音程在韦伯恩的旋律法中占优势,失去了音响的紧张度,而依靠节奏和结构保持统一。他的音乐风格特点为:冷静、恬淡,缺乏热情,结构严密,常呈现对称形式。

声乐体裁在韦伯恩的创作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作有七十余首独唱、合唱、康塔塔等。韦伯恩的作品共编有三十**,从作品第十九号开始,他的声乐作品都采用严格的序列原则,这些极为精致、精雕细刻的声乐作品在原则上与他的器乐作品毫无二致。

韦伯恩的作品在生前很少演奏,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成为先锋派的旗帜。人们认为,勋伯格和贝尔格的创作没有与浪漫主义的遗产断绝关系,而韦伯恩则是新音乐观的创始人。韦伯恩的全部作品在1954—1956年被录成四张慢转唱片,由菲利浦公司出版。

韦伯恩的主要作品有:歌剧《阿拉吉娜和巴洛米特》,康塔塔《目光》(作品26,1935)、《生活的火光》(作品29,1938—1939),五首管弦乐小品(作品10,1911—1913),交响曲(为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圆号、竖琴和弓弦乐器而写,作品21,1928),乐队变奏曲(作品30,1940),九件乐器的协奏曲(作品24,1934),钢琴变奏曲(作品27,1936),以及其他室内乐和声乐作品。他还改编了其他作曲家如:舒伯特、巴赫、沃尔夫、李斯特和勋伯格等人的作品。他的著作有:《通往十二音作曲之路》、《通往新音乐之路》。(钱亦平)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