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作。写于1908—1909年。1911年首演于慕尼黑。作者把这部作品称为“声乐交响曲”,演出形式为女中音、男高音独唱加交响乐队。该曲未列入作者交响曲创作的编号,若按创作次序,本应编为《第九交响曲》,但作者认为“第九”在交响曲编号中很不吉利,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那和德沃夏克都是在写了《第九交响曲》后逝世的。作品所用的歌词选自汉斯·贝特格的德译中国诗集《中国之笛》。由于贝特格的《中国之笛》是参照两个法文版本、一个德文版本的中国古诗集转译编辑的,并且采用了意译的散文化处理,所以有些诗歌已无法核对出中文原诗。马勒选为歌词的诗作就有两首对不上中文原诗。另外,马勒在创作音乐时,还对歌词作了一些修改与补充。虽然歌词特有的语言韵味和气质已完全德语化了,但中国古诗的内涵神韵、意象、情境则在音乐里有另一种表现。全曲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歌唱大地哀愁的饮酒歌》。歌词为李白的七言古诗《悲歌行》,声乐部分用男高音独唱。马勒根据译诗的意义,将歌词作三段处理,每段均用“生是黑暗,死也黑暗”这句作结尾。乐章一开始便出现一个主导动机,体现出一种狂放的性格,富有动力感,表达出哀愁氛围中的悲壮心绪和勇于抗争的人生态度,它奠定了整个乐章的音乐基调。独唱部分的音乐基本上都在男高音声部比较费力的偏高音区内进行,并要求有强硬的力度和尖锐的音色,音乐的进行显得紧张、激越。第三段男高音独唱的一个乐句甚至需要声嘶力竭的呼唤般效果,已显露出表现主义音乐的某些特征。
第二乐章《秋天的孤独者》。歌词据称为张籍的诗,但无法核对原诗。声乐部分用女中音独唱。乐章属于慢板性质,色彩幽暗,弥漫着惆怅、郁闷的情绪。带弱音器的小提琴所奏的固定音型,展示了一种疲软的神态,在此背景上先出现了双簧管哀愁的歌调,独唱声部的进入宛如一首为大地而唱的挽歌,“孤独者”的心灵处于萎花落叶的萧瑟情境中更显得痛苦异常。中段的音乐曾一度闪烁出热情的光亮,但不久便让幽暗的气氛所笼罩,小提琴的固定音型又呆滞地作着反复,音乐就在这样的朦胧的意绪中渐渐隐去。
第三、四、五乐章都比较简洁,音乐所体现的内涵与艺术表现也很接近,一般可作为一个部分来理解。第三乐章《青春》,歌词据称为李白的诗,但也无法对上原作。男高音独唱。音乐的色彩明朗,还带有一些幽默的情趣。作者在此有意用了类似五声音阶的旋律进行,力图展现特定的场景,给人以中国古韵的联想。音乐的进行富于朝气与活力,表达了对青春风采的赞美。第四乐章《美人》,歌词为李白的七言律诗《采莲曲》。女中音独唱。音乐具有“画面”性的效果,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音画:溪旁美女笑语采莲,岸上少年欢歌驰骛。音乐的展开用了两个主题的对位进行,情绪的起伏伴随着音乐的流动,整个乐章同样显得生机勃勃。第五乐章《春日的醉汉》,歌词为李白的五言古诗《春日醉起言志》。男高音独唱。乐章具有很强的谐谑曲特性,音乐热烈、爽朗,体现出一种豪放的情绪。乐队部分有一段用木管模仿报春的鸟鸣,衬托出春意盎然的意象。以上三个乐章都以谐谑曲的风格写成,相互间又有着个性的对比,它们组合成一个扩充了的“谐谑曲”。
第六乐章《告别》,歌词为孟浩然的五言古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五言古诗《送别》,尾声部分的歌词则由马勒本人所写。女中音独唱。这是全曲的“重头乐章”,不仅篇幅约占全曲的一半,而且庞大的结构展示出丰富、深邃的哲理内涵。整个音乐抒发了告别人生时的惆怅意绪。音乐的各个段落虽有不同的情绪对比,但始终在悲凉的氛围中进行。有些段落的音乐展示出迷人的情境,但这只能反衬出“告别者”更为强烈的情感痛楚。最后,尾声的音乐构造成一个虚幻的美妙境界,似乎是在追求“极乐永生”般的超脱,与大地的告别就在这渐渐消逝的音乐中结束。(孙国忠)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