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喷泉(Fontane di Roma)
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创作的以罗马为题材的交响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6年。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黎明时朱丽亚峡谷的喷泉。这一章描绘了一幅素雅的田园景色:在罗马黎明时清新而湿润的雾气中,一群牛缓缓走过,又渐渐消失。乐章采用三部曲式。开始,第一小提琴的泛音长音和带弱音器的第二小提琴上“绵绵细语”似的音型,揭示出朱丽亚峡谷黎明的朦胧景色。在此背景上,首先由双簧管奏出一个柔美的牧歌风旋律。接着,单簧管和短笛继续发展着这个温馨、恬静的主题,而在双簧管上则不时传出小鸟苏醒后的欢鸣。在淡薄的晨雾中,温顺的牛群从喷泉边蹒跚而过。乐章的中部,虽然背景仍是弦乐组加弱音器的十六分音符伴奏音型,但气息较为短促,气氛稍显活跃,这部分的主题仍然具有牧歌风格,由双簧管和大提琴相隔八度奏出。乐章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紧缩再现,由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分别演奏主题,悠扬的旋律伴随着牛群的远去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在迷离的雾霭中。
第二乐章:清晨的特里顿喷泉。用三部曲式写成。圆号突然在全乐队的震音之上发出响亮而紧迫的号声,揭开了第二章的帷幕,它像一声召唤,引出一群男女水仙,这群活蹦活跳的海神在泉水中互相追逐着、奔跑着,它们跳起了欢快、活泼的舞蹈。乐章的第二部分描写水仙们轻盈的舞姿,由于钢片琴成为主奏乐器,它那透明、晶莹的音色,仿佛展现出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海神们的仙姿。舞蹈越跳越欢,在第二部分结束时达到**。乐章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中主题片断的展开,表现舞蹈渐渐平静下来。
第三乐章:中午的特莱维喷泉。也用三部曲式写成。引子中,弦乐组用颤音和分散和弦的音型,描写微波荡漾的水面。在此背景上,单簧管和圆号吹出号角之音,小提琴、小号和长号起而响应。同时,织体增厚,音量增强,掀起一股热潮。乐章进入主要部分——活跃的快板。长号和小号吹起欢腾的曲调,一支凯旋的队伍出现了:在波光闪烁的水面上,海马拉着海王的马车威武地行进着,在它们的后面跟着的是男女水仙。铜管乐器那气息悠长的乐句伴随着木管组和弦乐组起伏翻腾的伴奏音型,显得无比辉煌。这之后是补充和连接的部分,乐曲再度掀起**,音乐变得宽广、壮丽,以后又逐渐趋于平静。再现部首先由单簧管再现乐章快板部分长号和小号的主题,但已失去铜管乐器的辉煌的光泽,变得极其宁静,表现海神们逐渐远去。紧接着,带弱音器的小号吹出主题的片断,圆号、双簧管、单簧管、短笛等竞相呼应,像是远方的回声。队伍就在这回声中逐渐消失。
第四乐章:日落时梅迪契别墅的喷泉。也用三部曲式写成。长笛和英国管的哀婉的歌声,是本乐章第一部分的第一个主题。低回婉转的旋律,唱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暮之感,这也许就是雷斯庇基在落日余晖中观赏梅迪契别墅喷泉的感受。第一部分的第二个主题由小提琴奏出,仍然充满了忧伤的情绪,而长笛的两个声部则交替奏出模拟小鸟啁鸣的音响。乐章的中间部分,钢片琴的和弦模拟钟声,木管轻快活泼的颤音模拟鸟语,进一步渲染梅迪契别墅的暮景。乐章的第三部分,首先由小提琴再现原先由长笛和英国管吹奏的哀婉的主题,而木管乐器半音下行的八分音符断奏,像是树叶的沙沙声。以后,木管和弦乐又对调声部,木管演奏主题,弦乐则改为连奏。在尾声中,长笛主题的余音消逝后,剩下的是寂静的和弦和断续的钟声。夜幕降临了,一切都平和地消逝在夜的静寂中。(钱亦平)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