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组曲(Lyric Suite)
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的弦乐四重奏。写于1925—1926年。是他的第二首序列作品。乐曲的名称本身就说明了这部作品发展的方式不是交响一史诗式的,而是抒情一戏剧式的。在结构上,它像奏鸣曲,但缺乏奏鸣曲常有的主题发展。全曲分为六个乐章,三个快乐章(第一乐章,Allegretto;第三乐章,Allegro;第五乐章,Presto)和三个慢乐章(第二乐章,Andante;第四乐章,Adagio;第六乐章,Largo)交替出现,并随着乐曲的深入各自达到“慢速”和“快速”的**,显示出各乐章的性格对比。这部作品的第一和第六乐章、第三乐章的主要部分和第五乐章的中部,是严格按照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写作的,其余的部分虽采用自由风格(非十二音技法),但还是与十二音技法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1925年,贝尔格在布拉格的实业家福煦·罗伯津家里作客时,与罗伯津的妻子汉娜有过一段热恋史。曲中将汉娜与贝尔格姓名的第一个音排列成四音序列而多次运用。这段浪漫史是促使贝尔格写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动机。
第一乐章:兴高采烈的小快板。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采用十二音技法。全曲分为呈示部和再现部两个部分。呈示部分分为基本主题、连接部、第二主题和尾声。基本主题的序列据说是贝尔格的学生克莱因创立的,贝尔格非常赏识,乃采用其音程原则再作设计的,并首先运用于第一首序列作品歌曲《闭上我的双眼》中。
第二乐章:温柔的行板。回旋曲式,采用自由风格(非十二音技法),但在插部中采用了第一乐章的基本序列和将此序列的第四、十两音对调而派生的另一序列。乐章的结构为:基本主题、第一插部、基本主题的再现、第二插部、展开式的再现部、尾声。
第三乐章:神秘的快板。三部曲式,是一首谐谑曲。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采用十二音技法,中部采用自由风格(非十二音技法),但其主题仍属十二音结构的性质。这一乐章除了采用序列B以外,在某些地方与序列A(基本序列)也保持着联系,此外,还取汉娜·福煦(Hanna Fuchs)和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两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H、F、A、B)构成一个四音音组,四音音组在乐章中或连续使用,或变化排列程序,或变化节奏,暗喻作曲家本人与汉娜之间的爱情。
第四乐章:热情的慢板。三部曲式。采用自由风格(非十二音技法),其中沿用了第三乐章中部的十二音结构的主题。这一乐章的结构比较复杂,呈示的部分具有展开的性质,基本主题以四部紧接段的形式出现。第一插部马上以自由模仿的形式展开,随后是中提琴和第一小提琴二重奏式的基本主题的再现,中部采用了第二乐章基本主题的片断,使乐章达到第一个**。以后大提琴又引进一个终曲似的新主题。尾声几乎像再现部,各种基本动机竞相展开,从而使乐章达到第二个**。
第五乐章:狂乱的急板。三部一五部曲式(ABA1B1A2),主要部分(A)采用自由风格(非十二音技法),中部(B)则采用十二音技法,与第三乐章的序列相呼应,另外,在主题的最后一次返回中还可看到扩大了节奏的第四乐章“终曲似的新主题”中中提琴主题的片断。
第六乐章:悲叹的广板。这一乐章的形式非常自由,几乎是狂想曲式的。乐章采用十二音技法,主要序列为从序列A派生出来的序列C和序列D(序列C是将序列B的第五、十音及第六、八音对调,序列D从序列C派生,是将序列C的各音重新排列组合而成),这些序列或演奏原形原位形式,或演奏其移位形式,或演奏倒影形式,或将音列进行纵向叠置,并再度回顾前面乐章的主题。耐人寻味的是,在第六乐章中还出现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主题片断,这一片断在第一乐章中曾隐约出现,这里再度引用,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钱亦平)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