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学派(1 / 1)

苏联电影学派(Russian School of Cinema)

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指导的整个苏联电影创作实践与理论。这一学派在总体上的特征是: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教育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20年代初期出现的,由吉加·维尔托夫倡导的“电影眼睛派”的影片,已标志苏联电影学派的诞生。由于电影艺术创造的物质基础、历史条件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认识的不同和变化,这一学派在各个时期又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在20年代初期的“电影眼睛派”阶段,电影艺术家强调电影应该绝对摒弃娱乐片的虚假性,把镜头对准真实广阔的客观世界,但不反对剪辑等技巧,相反认为只有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来重新组织和安排这些来自生活的原始素材,影片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以尽可能地达到本质的真实。代表作有维尔托夫受苏维埃政府委派创办的一系列冠以“电影真理报”名称的杂志片:《内战史》(1922)、《列宁逝世一周年》(1924)、《前进吧,苏维埃》(1926)、《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生活剪影》(1929)和《今天的莫斯科》(1919)等。20年代中后期的“诗电影”阶段,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和库里肖夫等为代表的电影艺术家,批判地吸取了欧洲先锋派电影在电影隐喻和视觉表现力方面探索的成果,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现实主义的蒙太奇理论。结合他们的理论,这些导演摄制了一批以电影隐喻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诗电影”。主要作品有: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十月》(1928),普多夫金的《母亲》(1926)、《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杜甫仁科的《兵工厂》(1929)、《土地》(1930),库里肖夫的《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1924)等。在30年代的“散文电影”阶段,由于声音进入了银幕,为电影提供了依靠人物语言和复杂情节来体现主题的可能。于是涌现了一批“散文电影”的导演和剧作家,如瓦西里耶夫兄弟、罗姆、柯静采夫、尤特凯维奇、艾尔姆列尔等。他们的作品把电影中语言因素同造型因素结合起来,较多地重视散文化的叙事因素,而较少采用象征性的隐喻手法。代表作品有:瓦西里耶夫兄弟的《夏伯阳》(1934),罗姆的《列宁在十月》(1937)、《列宁在1918年》(1939),柯静采夫与塔拉乌尔别克合作的“马克辛“三部曲(1934—1939),尤特凯维奇的《带枪的人》(1938),艾尔姆列尔的《农民》(1934)、《伟大的公民》(1938—1939),赫依费茨和扎尔赫依合作的《波罗的海的代表》(1936)、《政府委员》(1940)等。其中《夏伯阳》影响最大,它所塑造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典型形象,改变了以前电影中人物塑造类型化的缺点。在这一阶段,学派内部还展开了一场“诗电影”与“散文电影”的论争,对丰富与发展苏联电影学派的风格样式起了推动作用。40年代早中期的“纪录电影”阶段,由于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苏联电影的发展,尤其是故事片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这期间战斗性的纪录电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电影艺术家把摄影机安放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摄录战争及苏联人民的英雄实绩。主要作品有:卡尔曼等二百四十位摄影师参加拍摄的《在苏联的24小时战斗》(1942)、瓦尔拉莫夫与科巴林合摄的《在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1942)等。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前期出现的“领袖电影”和“无冲突论电影”,由于受到“个人迷信”思潮和“无冲突”理论的影响,这一学派的创作出现过分突出领袖个人作用和粉饰现实的倾向,主要作品有:“艾尔姆列尔的《伟大的转折》(1945),萨夫钦科的《第三次打击》(1948),彼得罗夫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齐亚乌列里的《攻克柏林》(1949)和鲁柯夫的《顿巴斯矿工》(1950)、乌鲁塞夫斯基的《金星英雄》(1950)等。在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解冻电影”阶段,随着1954年全苏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对“无冲突论”文艺思潮的批判和苏共20大后对个人迷信的否定,苏联电影在创作思想上恢复了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革命人道主义的传统,出现了一批揭露战时和战后现实生活中的反面现象,以浓重的色调描写战争的悲剧、战争给个人带来痛苦和不幸的影片。主要作品有新崛起的青年导演丘赫莱依的《士兵之歌》(1960)、《晴朗的天空》(1961),邦达尔丘克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塔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1962),卡拉托卓夫的《雁南飞》(1957)等。70—80年代是“多样化电影”阶段,由于文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提出它应当是以“广泛的真实性”为准则的开放体系,“它对客观地认识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来说是没有止境的,题材的选择是没有限制的”。这一时期的苏联电影也具有新的艺术特色:在人物塑造上,深入对“人性的魅力”的开掘;在创作题材上,拓展到人的思想情感领域;在风格样式上,趋向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结构。主要作品有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白比姆黑耳朵》(1977),瓦·舒克申的《红莓》(1974),谢·米卡艾梁的《奖金》(1974),拉丽沙·舍皮奇科的《升华》(1976),戈格别里泽的《个人问题访问记》(1979),缅绍夫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梁赞诺夫的《两个人的车站》(1982),罗·贝科夫的《丑八怪》(1984)等。苏联电影学派尤其是承传不息的“诗电影”传统,以别树一帜的风格特点在世界影坛上占有一席不可替代的地位。(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