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学派(1 / 1)

法国电影学派(French School of Cinema)

又称诗意的现实主义学派。30年代法国一批电影艺术家在自然主义美学原则影响下创作的电影。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影片的题材大都取自现实生活,即使从小说改编的,也往往把时代背景移到现代,以缩短影片与观众的距离。第二,影片的主人公一改以往被贵族、富豪垄断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影片编导对这类小人物的不幸命运都寄予深厚的同情。第三,在艺术手法上,追求诗情画意的场面。与法国以前的先锋派电影相比,在密切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向前跨出了一步,但是还没有完全与时代的格调相吻合,“技术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着。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是这一学派准备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为新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重要作品有:雷乃·克莱尔的《百万法郎》(1931)、《自由属于我们》(1932)、《七月十四日》(1933)和《最后的亿万富翁》(1935)等;让·维果的《零分的操行》(1932)、《驳船阿塔兰特号》(1934)等。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雅克·费德尔、让·雷诺阿、朱利昂·杜维威尔和马赛尔·卡尔内等。重要作品有:雅克·费德尔描写戍外士兵怀乡愁绪的《大赌博》(1934),揭露蒙特卡罗赌场管事人和巴黎“流氓集团”罪恶的《米摩沙公寓》(1935);让·雷诺阿反映侨居法国的外国工人艰难困苦生活的《托尼》(1935),表现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超越民族界限的情感为主题的《大幻灭》(1937),反映大战头几个月前的法国社会精神面貌的《游戏规则》(1939);朱利恩·杜维威尔的《逃犯贝贝》(1937)、《舞会手册》(1937);马赛尔·卡尔内的《雾码头》(1938)等。当大战打到法国后,随着费德尔、雷诺阿、杜维威尔等一批重要导演相继流亡国外,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也就此宣告结束。但作为一个流派,它对法国电影的整体风格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以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也发生过一定的作用。(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