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符号和意义》(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
电影理论著作。英国彼得·沃伦著。1969年出版。1972年经作者修订后出第三版。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代表作。本书通过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系统介绍,使这一产生于法国的理论迅速在英国电影研究界产生了反响。全书开头就指出:“符号学是电影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任何批评要想理解一部影片的本文,必须先了解它是如何意指的。除非我们明白那些使意义能在影片中存在的电影表达层的代码或方式,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使我们的电影批评失去精确性,甚至变得模糊不清,结果就只能无根据地诉诸直观和临时的印象。”本书主体部分的内容是:一、把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分析法引入结构作者论,对影片创作者及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英国杰弗里·诺埃尔—斯密士首倡的结构作者论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修正。二、采用美国哲学语义学家查尔斯—皮尔士划分符号的“三种类型”的理论,把符号分为象形、指示和象征三大类,并认为好莱坞影片、纪录影片和《一条安达鲁狗》一类影片可以依次归入这三大类,而戈达尔的影片则是兼用这三种符号体系的。三、提出了有关电影作品的主题统一性与风格统一性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认为“电影作者”和“电影场面调度者”与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有区别的。对后者来说,他只是执行原剧本的主题构思,不过他需要发挥其艺术技巧以完成表现原作的目的。对于前者来说,两个方面都是由他产生的,因而在创作过程中或在完成的作品中二者孰先孰后就无法区分。此外,在新版中增附的一篇重要的后记中,沃伦提出了他的新作者观。他强调说,电影不是导演个人与观众的交流,而是按一定方式被无意识地加以“结构化的”制作品,其意义不反映导演“作者”的个人意图。所以作者分析就不应该是去追溯一部影片的来源——创作者,而是应在电影作品内部去追索一个结构。当然这个结构“可以事后地在经验的基础上被归于导演个人”。(杨剑明)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