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 1906—1976)
意大利电影导演。先期做过布景师,当过法国电影导演让·雷诺阿和科赫的助手。1942年开始独立导片,处女作《沉沦》是根据美国詹姆斯·凯恩的通俗小说《邮差总按两次铃》改编的。导演没有像原作那样去渲染人物的激烈情欲,却有意把人物放到意大利当时的实际环境中去展示。由于它揭破了法西斯主义者鼓吹的意大利人民“生活幸福、一切美好”的神话和新鲜的现实主义风格,曾获194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电影界几乎一致认为,《沉沦》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1948年后,他又摄制了描写西西里渔民困苦生活的《大地在波动》(1948),塑造一个为女儿前途献身的母亲形象的《小美女》(1951)等影片。与其他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不同,维斯康蒂的艺术特点是,使人物和背景紧密结合,深化对人物心理与性格的挖掘,强化戏剧冲突。这是他受过让·雷诺阿那种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技巧和风格影响的体现。1953年后,他又试图创立一种近似小说的叙事风格。这在《情感》(1954)和《白夜》(1957)两部分别根据波阿托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改编的影片中已初露端倪。50年代中后期,新现实主义运动已趋衰落,维斯康蒂开始脱离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转向于表现历史题材和注重探求复杂的人性。1960年摄制的《罗科和他的兄弟们》是他创作道路转折的一个标志。此片尽管还是现实题材,但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着力描写人性的消极方面。在艺术方法上,他继续业已开始的叙事风格的探索。他在回答别人指责影片“不像一部电影”时说:“我在经历了直接纪事式的影片制作,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去表现各种事件后,我现在需要去叙述了。”这一想法,进一步体现在他以后摄制的影片《豹》(1963)、《大熊星》(1965)、《陌生人》(1967)、《魂断威尼斯》(1970)等影片中。其中《魂断威尼斯》,是根据托马斯·曼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通过一幅幅瑰丽画面的流动来体现原作的“诗意独白”。导演成功地探讨了摄影与表现心境情调之间的传意关系,使其成为一部具有超现实主义意蕴的抒情影片。维斯康蒂的后期作品说明他已能熟练地运用美学手段去表现一个日趋没落的世界的生活感,能紧密结合社会环境去叙述人物的精神状态,而终于自成一派,即“小说派电影”。(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