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6—1906)
挪威剧作家。童年时因父亲破产不得不在一家药材店当了六年学徒工。他工作之余,勤奋好学,广闻博览,并自己动手写诗。平时还爱好绘画、魔术以及木偶戏。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激发了他的政治热情和民族觉悟,创作出第一部历史剧《卡提利那》(1850),表现了争民主反暴政的自由思想。参加医科大学考试落选后,开始广泛结交文艺界进步人士,积极为《工人协会报》等刊物撰稿,并投身于挪威社会主义者马尔库斯·特兰内所领导的工人运动。他的独幕诗剧《勇士的坟》也在1850年上演。次年秋,他被聘为卑尔根第一个挪威民族剧院的编剧。在此,他将一百二十二部戏(其中五部为他所写)搬上了舞台。早期剧作大多以民间传说、英雄事迹和挪威中世纪历史为题材,充满爱国主义思想,且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1857年,他出任克里斯蒂安尼亚另一座“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同年推出的《海尔格伦的海盗》引起争议而被禁演。《爱情的悲剧》(1862)也遭舆论的攻击。不久,他迫于紧张的社会氛围和不满挪威对盟国的背信弃义离开祖国。1866年他在罗马发表诗剧《布朗德》,赢得了很大的声誉。此剧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个人意志,批判地描写了社会现实的习俗风气,具有明显的象征主义特色。诗剧《皮尔·金特》也富于伦理象征的意味,揭露了当时社会中极端的利己主义和虚伪软弱的妥协倾向。1877年后,易卜生的民主思想更趋成熟,陆续发表了颇有影响的《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等社会问题剧。作家在其作品中提出了关于宗教、法律、道德、教育以及妇女地位等一系列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但由于仅仅指望用所谓的道德的力量和个人主义的叛逆来改造社会,因而并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易卜生晚期不再关注社会重大问题,而将目光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取的题材和风格也有所改变,作品的基调悲观,象征主义色彩浓郁,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有《野鸭》(1884)、《罗士慕庄》(1886)、《海上夫人》(1888)、《海达·加布勒》(1890)、《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鞠基亮)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