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1 / 1)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

美国剧作家。出生于纽约哈莱姆区。1932年中学毕业后靠打短工接济家庭经济。1934年考入密执安大学,主修新闻,次年转入英文系。193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纽约又打了两年短工,直到1940年才找到一个为电台写广播剧的职业。1965年起连任两届国际笔会主席。米勒的戏剧创作始于大学二年级,此间所作《没有恶棍》(1936)和《黎明的荣誉》(1937)曾获霍普伍德奖金。他在1944年创作的《鸿运亨通的人》首次登上百老汇舞台。使他真正成名的是以揭露军火商不惜以士兵生命牟取暴利的剧本《全是我的儿子》(1946),首轮演出达三百二十八场。1949年,他创作了一部战后最为轰动的剧本《推销员之死》,上演后盛况历久不衰,连演七百四十二场。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威利·洛曼这个代表美国普通人的“反神话”典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30年代经济大萧条影响下的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悲惨命运。该剧因此连获普利策戏剧奖等六项戏剧奖,从而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1952年创作的《严峻的考验》(又名《炼狱》)是他又一部重要作品。这一以17世纪美国殖民时期马萨诸塞州一件“驱巫案”为题材的历史剧,实际上是影射非美活动委员会麦卡锡主义者对无辜人士的迫害。次年在纽约首演达一百九十七场,获安托尼特·佩利奖。1956年上演的《桥头眺望》是他50年代的最后一个剧本,描述码头工人爱迪因对自己的外甥女抱有**欲望,以至干出背叛、告密的勾当,最后又因内疚而导致死亡的故事。此后,他在美国剧坛沉寂八年之久。1964年,他以《堕落之后》与《维希事件》两个剧本重返剧坛。前者是他以自己与第二个妻子玛丽莲·梦露的一段婚姻关系为创作背景的自传性作品,主人公痛苦的自我谴责和笼罩全剧的沉重气氛反映了作家对人与社会态度的某些转变。后者通过纳粹追捕犹太人以及关在囚室里的人们对这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表现了人的道德危机。1968年创作的《代价》,剧本写瓦特和维克多两兄弟处理已故父亲留下的一套家具而发生的冲突,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观。其他剧作还有《两个星期一的回忆》(1955)《创世纪与其他》(1972)、《大主教的天花板》(1977)、《美国时钟》(1980)、《危险:回忆》(1986)等。米勒不仅是一位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戏剧理论家。他的数十篇论文,由罗伯特·马丁教授于1978年汇编成《阿瑟·米勒戏剧论文集》在美国出版。他的主要戏剧思想是:“戏剧应该表达整个社会的愿望,应当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崇高至上的意义”。因而在悲剧创作上,他认为“普通人跟国王同样都是悲剧描写的天然对象”,主张通过解剖社会,挖出造成悲剧的祸根——邪恶势力,并使主人公获得悲剧性胜利。他的剧作不仅以深刻的思想性著称,而且以高度的艺术性见长,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了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因此他的剧作风格又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他的作品已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上演,为美国戏剧赢得了国际声誉。(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