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1 / 1)

邓肯(Isadora Duncan, 1877—1927)

美国舞蹈家。生于旧金山。母亲是音乐教师,因早年离婚,独立抚养四个子女,故家境贫困。邓肯五岁进公立学校读书。邓肯一生从未进过任何舞蹈学校,也没有师从过任何舞蹈家。据她自述,她的外祖父于1847年自苏格兰移民至美洲大陆,因此她自幼在家族中受到苏格兰民间舞蹈的薰陶。美国青年跳的自娱性自由舞蹈也给了她影响,她是完全自学成才的舞蹈家。二十岁以前,为了生活,到芝加哥、纽约等地表演娱乐性舞蹈,在此期间,阅读了狄更斯、萨克雷、莎士比亚的著作和其他文学作品。她最佩服的是卢梭、惠特曼、尼采。以后,她带着母亲、兄长、姐妹去伦敦、巴黎,在上流社会的沙龙或富豪家庭中表演舞蹈,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生活也很艰苦。但是大英博物馆里希腊花瓶上的绘画和浮雕,法国卢浮尔宫的美术,给她以深刻的印象。她开始根据乐曲编舞。1903年,她二十六岁时去匈牙利演出,布达佩斯为之轰动。接着又去维也纳、慕尼黑、柏林演出,均大获成功。她称自己的舞蹈为“未来的舞蹈”,从此揭开了现代舞发展的历史。1904年去希腊考察,实验古希腊悲剧的合唱队舞蹈,该年冬天去俄国演出,后又在柏林创办舞校,招收女性儿童。1905年她又去俄国演出,在彼得堡她目睹了沙皇屠杀俄国罢工工人,工人们抬棺送葬的游行队伍。这件事对邓肯的思想起到极重要的影响,她产生了“要以自己全部力量,为人民、为被踩在下层的人服务”的思想。在彼得堡演出时,佳吉列夫和福金观看了她的表演,受到很大启发,成为他们后来开创现代芭蕾的直接诱因。后去莫斯科演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识,斯氏对邓肯舞蹈大加赞扬。同年(或1904年)邓肯在柏林与英国现代派舞台美术设计家兼导演戈登·克雷相识。她对克雷的评价是:“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现代戏剧的整整一个流派。……没有他,我们大概还停留在旧现实主义布景之中,树上的每片叶子都发出闪光,所有的房子都有能开能关的门。”1908年她回到阔别十年后的美国演出,在纽约和华盛顿都获得了成功。当时罗斯福总统观看表演后,赞誉“她像是一个跳着舞穿过晨曦沐浴的花园,采摘想象之花的天真无邪的孩子。”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邓肯从巴黎辗转回到美国。1915年9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即兴表演《马赛曲》,此后她在街头、轮船码头、甲板上,多次表演这个节目。1916年俄罗斯芭蕾舞团赴美国演出,在一次艺术家聚会时,邓肯和尼金斯基即兴合作,表演了一段双人舞,美国《艺术杂志》编辑罗伯茨写道:“这真是一次令人惊叹不已的表演。伊莎多拉的即兴创作能力是如此非凡,而尼金斯基对她的情绪以及对音乐的反应又是如此灵敏。”1917年在纽约,苏联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传来,邓肯表演《马赛曲》以后,又即兴创作了《斯拉夫进行曲》。1921年她应苏联政府邀请,到莫斯科建立一所舞蹈学校。1922年她和苏联诗人叶赛宁结婚。该年6月赴美,因为美国当时的**情绪,邓肯在美国演出未能成功,然后赴欧洲各地演出。1923年邓肯与叶赛宁回苏联,叶赛宁于1925年自杀。1924年邓肯去柏林,后去法国。1927年12月14日邓肯在法国尼斯,因围着的长围巾卷入乘座汽车的后轮,被缢死,时年五十岁。(谢明)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