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在文化思维上的根本性转型,是一件大事。接下来,我们才有理由来谈一谈元代的具体文化现象。首先我要问,在你们心目中,元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什么?
王安安:
元杂剧。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重要剧种,有里程碑的作用。在元杂剧之前,中国戏剧还没有成熟。
余秋雨:
对,元杂剧。这是我的早期专业,我在二十几年前就出版过《中国戏剧史》,里面有很长篇幅论述元杂剧,我今天不能多讲了,因为一讲就有可能陷进去。但是考虑到中华文化的基元性组成,还需要从最粗浅的大轮廓上说几句。
中华文化在具体的艺术项目上,产生得都比较完备,奇怪的是独独戏剧晚熟。早在两千多年之前,与我们并驾齐驱的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有过辉煌的戏剧呈现,而且都已一一衰亡,但可怜我们中国,屈原没有看过戏,陶渊明没有看过戏,连李白、杜甫也没有看过戏。中国的戏剧姗姗来迟,原因很复杂,我在《中国戏剧史》中专门做过详细分析。
到了元代,我们却终于拥有了它,而且拥有得非常富足。原因之一,是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多数还难于阅读汉文化的多种典籍,因此舞台演出大为兴盛;原因之二,儒家文化并不提倡戏剧扮演,而元代少数民族的统治冲破了这种规范;原因之三,元朝建立后曾一度废止科举制度,使一批文人不知何去何从,便进入民间娱乐场所从事创作,这使关汉卿、王实甫、纪君祥、马致远等优秀剧作家大批涌现。这一下,中国文化在戏剧上的一笔欠债,加倍地偿还了。
戏剧的事,我只能说到这里了。接下来我还想问一句:除元杂剧之外,你们还知道元代的其他艺术创造吗?
王牧笛:
那幅有名的《富春山居图》,应该也是元代的吧?
余秋雨:
对,元代。但在讲这幅画之前,还应该介绍一下绘画史的背景。记得我们最早在谈顾恺之的时候曾经约略说过几句,中国绘画在唐宋时期发展鼎盛,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取得很高成就。但到元代,山水画出现了重大动向:由写实而偏向写意,由“无我”而偏向“有我”,成了文人意态的自由抒发。因此,这种山水画,也就成了更高层次的文人画而入主画坛。黄公望,就是这一趋向的中枢人物。他的代表作,正是你所说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浙江富春江一带的景色,为了感受画中意境,我曾经特地到那一带游历。前年一位台湾企业家还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名为“富春山居”的休闲度假村,整个意象便取自那幅画。
说到《富春山居图》,我不能不提一下它在后世游荡的奇怪命运。这种奇怪,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的神秘性、偶然性和悲剧性。
在黄公望身后,这幅画先被画家沈周收藏,多年后又落到了董其昌的手里。再经过多年以后,又落到了江苏宜兴一个姓吴的人家。姓吴的收藏家太喜欢这幅画了,以至他临死的时候要求用这幅画来殉葬,其实也就是在灵堂焚毁。正当家人把《富春山居图》投进火盆的时候,他的侄子来了,一把抢出了《富春山居图》。他觉得老人家已在弥留之际,什么也看不清了,那就换另外一卷画去殉葬吧。可惜抢出来的画卷,中间一条已经被烧,于是这卷画就一分为二变成了一长一短的两幅画。一百多年以后,乾隆皇帝得到了一幅《富春山居图》,是长的那半幅,一看之下非常兴奋,题了两百多个字,说这幅画如何如何好。过不多久,乾隆又得到一幅几乎同样的画,其实这后到的一幅是真品,但是乾隆搞不清,于是那一真一赝两幅画就一起在宫里藏着了。短的那半幅也经历了复杂的流浪命运,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了上海的收藏家吴湖帆手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浙江博物馆收购。藏在清宫里的那半幅,在解放战争后期被运去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你看,一幅被火烧过的《富春山居图》,一半在台湾,一半在浙江。这件事,至少说明了中国人在兵荒马乱中对文化的虔诚。这些年我和一些朋友都在努力促成一件事,就是让这两幅画能够在同一个地方一起展出。这件事很快就能做成。
诸位也许有点儿奇怪,我怎么会在一幅古画的收藏过程中花费那么多口舌。其实,我是看上了这件事情的象征意义。我们现在自由享用着很多古代文化,并且还要传给后代,看来是正常和必然的事情,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一切文化要向后代传递,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灾祸,例如焚毁、割裂、假冒、错判、误鉴,等等。而且,越有价值的文化越会这样,价值和毁灭全在一线之间。因此,永远需要有一批人,成为文化的抢救者、寻访者、守护者,忠心耿耿,甚至如痴如醉。
喜欢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中华文化四十八堂课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