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这么胡搅蛮缠,其实也是有先例的。
在以前的时候,对所有的海军来说,都是喜欢巨舰大炮的,鹰国海军也不例外,他们新开工的战列舰,就打算以“列克星敦”号命名的、总吨位为四万吨。
当时把岛国人给急坏了,岛国人早就觊觎和平洋了,也不希望看到鹰国造这种超级战舰来威胁自己,他们的打算是很好的,一方面要自己造,一方面不让别人造。
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痴心妄想,毕竟在这个时代,大家一起造,你造一艘,我造两艘,你造三万吨,我造四万吨,这样下去,那就别干别的了,全部都造军舰好了,这就是军事竞赛了。
这会严重地拖垮自己的经济,为了不落后,就得咬着牙上,这样自己本国的经济也要完蛋,要知道,动辄几万吨的战舰,那可能是一个国家好几年的钢产量的。
所以,大家就坐下来谈好了,你建造几艘,我建造几艘,这样大家都是平衡的,谁也不打破这个平衡,就相安无事,这样维持短暂的和平。
岛国就带着这样的目的,和鹰国进行了谈判,他们还真给谈成功了,共同签订了 一个《华盛顿裁军协议》。岛国人居然让鹰国人让步了,不仅仅是减少舰船总吨位,更是把正在按战列舰建造 中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改为三吨左右的航空母舰。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人认为航母会左右世界战场的,在他们的眼里,航母这种进攻性不强的武器,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当然了,岛国人也有同样的操作,把正在建造中的 “赤城”号战列舰和“加贺”号战列舰改为航空母舰。
这次协议达成后,鹰国的工程师们都是破口大骂,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航母的技术储备,毕竟在二十年的,飞机还是新鲜的东西呢,把飞机搭载到航母上,要克服各种问题。
当时有不少的工程师加入进来,解决了不少的问题,飞行员的起飞,降落的指挥,夜间照明甲板的部署,各种引导的方式,等等。
不过,总体来说,最后的列克星敦号还算是成功的,这当然也是和当时的条件有关系的,当时的螺旋桨飞机,需要的起降条件很简单,他们仅仅是将战列舰上面的一切上层建筑都去掉,变成一个平直的甲板,那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去探究好了,下面的空间,用来存放舰载机之类的。
但是现在呢?现代化的航母,是有它一套专门的学问的,舷侧升降机的配备,右侧舰岛的安排,斜角甲板的操作,甚至是甲板上飞机的调度,都是很复杂的学问,汉国人居然想要简单地拖回一艘战列舰来,就以为能够改造成航母?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啊!
但是,佩莱哈克没有直接拒绝,因为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