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2 / 2)

自此,宪宗怠政,整日耽于享乐,无问诸事。

各部官员只得于宣政殿内阁议政,写出条陈,由崔后大监送呈宪宗,亦无下文。

景云共历十七载,藩王骄纵,节度使不朝,已有乱世之征兆。宣宗继位后,虽空有治国之心,奈何天资不与,体乏多病,醇风三年后,只得将内阁托于幼妹,协理朝政。

群臣本以女子难堪大任为由,请宣宗重选丞相,以为治国要策。但半月下来,李依在政务上的老辣,让政事堂的六部尚书大为惊讶。

这几年,蜀王湘王带头,各处藩王好歹消停下来。李依在得到众臣肯定后,也毫不客气安插人手,将一些固执的臣子寻了由头或贬或放,驱离了长安。其行事手段,依稀有女帝的印记。

时人有流语——女帝再世,大唐将亡。

朝臣们因杜渝的调令吵成一团,李倜从思绪中回过神,往后瞥了瞥。知晓李依这几日都不会出现,他仍有些不惯。

“圣人,杜渝身为女子,在安西为军也就罢了,怎可由她再入御林军?岂不成了天下的笑话?”说话的是御林军千牛卫右领付狭岩,千牛卫统领空缺,他是顺理成章再上一层的。如今被个丫头截胡,他自然不肯。

礼公景绍却道:“圣人,鱼符先帝所赐,调令先帝加印。况杜渝在安西屡立战功,乃可用之才。臣以为,可委以重任。”这位礼公便是景秀的父亲,老当益壮,眼角布满了细纹,眼底却精光炯炯,言语间中气十足,丝毫不见老态。他身居吏部尚书,乃朝中清流。

果然李倜身形略前,客气道:“景卿请说。”

景绍回身与众位同僚一礼,道:“诸位若不放心,本官现令司勋郎中将杜渝的履历文书拿来,再请兵部头司取来他们的,两相勘合,便知杜渝可有这份才干。”

付狭岩满脸不愉,但他不肯当面顶撞景绍,只愤慨不已。

李倜却从这话里听出旁的意思,忙问道:“景卿,这杜渝,莫非是如沐王夫人那般的巾帛女将么?”

景绍一笑,道:“假以时日,应当如此。”

李倜本便不愿担个不从先帝遗旨的污名,当即摆手,道:“先帝有命,况杜渝有其才。鱼符长公主已然赐下,此事便定了。朕意,下月初一,便令杜渝入军履职。”

景绍躬身执礼,长声道:“遵旨。”

诸事议完,李倜又留了几个臣子,便令诸臣退下,景绍自然在列。李倜对这位长者很有好感,再加上其子景秀统领金吾卫,又是东征高丽的第一新秀,军功卓著。

说了些许不相干的事,李倜侧首对起居郎道:“今日所议之事,你可记得分明?”

“回圣人,记得分毫不差。”

“那便誊抄一份,让大监着人送去长公主府上。”李倜浑不在意此话意味着什么,末了又道:“长公主新喜,这些日子都这般送一份去。”

“是。”

景绍本想劝阻,但又怕伤了他们兄妹和睦,只得住嘴。

一旁的符宝郎冒毕荀还想再劝,给景绍一个眼神拦了回去——毕竟朝中要职多出洛川门下,送不送去,没甚差别。

不多时,东宫太傅弘文馆大学士魏炼捧着几卷书进来。李倜忙起身,以弟子礼相见。

自李倜临危立为皇太弟,便由魏炼亲自授学。及至李倜继位,便加上礼公景绍,一授经史子集,一讲理政心得,尽是肺腑之言。

李倜天资不高,但勤学不辍,夜读达旦,很得文官一脉认可。

这一授一讲,又是两个时辰。

景绍因有要事,先行告退。

李倜命尚膳监送了碗汤饼,陪着魏炼用毕,才将昨夜的课业呈上,道:“夫子,朕若有纰漏错处,还请指正。朕虽驽钝,但也知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

魏炼能为帝师,秉性自高洁。然李倜谦和儒雅,确让他老怀大慰。

“圣人言重。”魏炼摊开昨日的课业,一一与他指出不妥之处,详加解释了一番,才道:“圣人假以时日,定如昭宗一般,彪炳史册。”

“先祖风采,孤只奢望可及一二,便心满意足。”李倜面带向往,指着自己的字,自嘲道:“便是这笔烂字,也不过可称工整而已。如何可与先祖丹青留史相提?羞煞也!”

初,帝甚勤勉,于长公主言听计从。

——《唐书》

※※※※※※※※※※※※※※※※※※※※

伏笔慢慢打,慢慢来。

注:符宝郎,属门下省,谏官。

已改,由——有。

喜欢风物有信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风物有信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反派病娇有点乖 羁魄 权臣世家 月老是个冰疙瘩:红线最宜牵相思 天女阿蛮 月下梧凰 星球游览日记 月宁修仙录 神棍痞妻别想跑 穿书路人甲之在线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