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管理人员都要有超前意识,将很多该做的事情提前做,提前完成,这样对待很多问题就能从容淡定,不慌不忙......”在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上,易小凡手握着笔,默默耐心地听着徐书记的发言,时不时拿笔记上一两句,这是他的工作,会后要形成纸质版的资料。
不过书记每次讲的东西都差不太多,毕竟一个人就算阅历再丰富,经历再多,也不可能一直讲不重复的话。“易小凡是个不会说话的人。”这是他旁边的人普遍都认为的观点,至于其中的原因,有人觉得他在装高冷,有人认为他是因为胆小,不敢说,熟知他的人就知道:他从来没有“装高冷”这个习惯,而后者的原因会有一点,最主要的原因他觉得自己的阅历还不够丰富,经历得还不够多,才不敢对外面的事物妄自评价。其实如果有人和他相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他有时也会开一些有趣的小玩笑,也能把人逗乐,他还有另外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写明信片,一字一句,满含真诚,能收到他明信片的人都会是他特别在意、在乎的人。
易小凡深知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确实需要提升,他的也常在他耳边唠叨,要他多和周围的人交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又常常给他瞎树立榜样,比如说“你看谁家那谁谁,多会说话,你多学着点。”弄得他在亲朋好友面前多少会有些难堪。
不过不太说话有一个好处: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会说错话。现在很多人都会犯一个“言多必失”的错误,常常会因为说错一句话而需要多说十几句话来圆场。自己不说话,或者别人问什么自己答什么,倒也省去了这种麻烦。
能说是一回事,能言出必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易小凡平时最鄙视这种“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小学的班主任,教导学生们吧不要贪图小利,而她自己却偷偷把学生们的寒暑假作业、写字本变卖成了废品;高中时期的年级主任,刚做完“争做有素质青年”的讲话,却不止几次地看到他随地吐痰;现在工地上的领导,口口声声说着:“不要在现场抽烟”,自己却一个劲地抽个不停,说来真是嘲讽。
说是要有超前意识,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并拥有超前意识呢?听徐书记的意思是要把手头上该做、将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可平时都那么的忙,事情那么多,能按时及时地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怎样把事情提前做啊?
这或许就关联到另一种能力的培养:预见性。那是根据现有的情况推断出不久的未来可能碰到的人和事,而不是预知未来的能力,不然等以后失业了还可以去算算命养家糊口。预见性的锻炼其实很容易,因为平时常规工作做得多了,便自然而然地知道了每个月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慢慢地就懂得了如何去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在某个合适的时间段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工作。
不过光有预见性还不够,还得有“执行力”,这也是一种当代人比较欠缺的能力。遇到事情,人们总想着要拖一下,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事实证明拖延对自身没有半分的好处,反而会使事情如“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越积越大,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那往往也是自身精神和肉体双双崩溃的时候。
易小凡现在就在这种崩溃的边缘试探:事太多了,又都堆在了一起:又要回复总包、监理两个单子;又要讲新进场员工的身份信息、培训记录录入;又是写安全员每日巡检记录;又是要去现场拍整改后的照片还有工人班前教育的照片;还得整理资料及时更新修改错误......以前有慧姐在时,还有个人帮他,现在新来的黎总只负责现场和对外协调,几乎所有的资料担子都压在了他并不厚实的肩上,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也足够乐观,至少这能带给他一种充实的感觉,不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不知道干什么。虽然事情似乎永远都干不完,但他也一件一件仔仔细细地在做着。他不会加班去弄那些资料,因为项目部拖欠他这么久的工资没有发,自己也不能太给他们脸了,哼!
他的执行力还是够强的,基本上安排下来的事,他立马就会着手去做,不久就可以完成。以前他倒是因为执行力不够强,延后回复了整改通知单,被项目经理陈总说了一顿,为此他还特意傻乎乎地自己写了份检讨交到了陈总和他以前的上司严总那儿。不过现在他的执行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常常得到上司领导的表扬和认可。不过那些他都不关心,只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真正关心的事还是自己的工资问题。
最近几年里,易小凡一直是作为一名“聆听者”,不断接收着周围人的言语。在社会上混迹了一年,他也能初步判断他人话语的是非对错,然后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相信:相比于一味地自己“耍嘴皮子”,能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历和言行对自己更有好处。
他身边会说话的人有很多,兴许能力很强的人很会说话,但是会说话的人不一定能力强,这就要看他们的言行是否一致了。
(未完待续......)
喜欢我不是一只米虫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不是一只米虫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