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把钉子都敲好。
他又觉得心疼,这些钉子加一起,总共的铁够制作一个箭头的了。
现在所有铁都很贵重,产量太低。
此外他对自己的刨子也非常发愁,锋利度太差,刨一个木板花费了太久。
下面他还有两个需要制作的东西。
都非常重要。
一个是织布机。
一个是独轮车。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候,他就一直想着它们。
有了独轮车,跑商就变得容易很多。
推着一百多斤重的东西比背着一百多斤重的东西容易多了。
他从红石平原一直走到这里,几乎所有道路都适合独轮车通行。
当时他因为没有锯条、凿子、刨子之类的东西,没有金属工具,制作不出来。
他带领的五人商队一直都是用背篓背着几十斤重的货物来去。
先前他与‘黑虎’等人四处寻找更多部落的时候,每人负重都在七十斤以上,有两人负重一百多斤,每天步行八个钟头。
简直太辛苦了。
有了独轮车就不同了。
花费的力气至少可以节省七成。一百多斤重的重量推着就像是玩一样。
两个人的货物装一辆车上,一个人在前面用绳拉,一个人在后面推,都不觉得累。
到底哪个更重要?
他想先制作出织布机来。
他不知道华夏国的织布机是什么原理的。
但是他经常采用四根棍子织布,觉得这种织布法实在是累,棍子和线都要放在腿上,用腿把线给蹬直。如果都放在架子上,用架子给绷直,那不更好么?
提线棍可以吊在高处一个横梁上,用脚踩一个板子一下,它就会被提上去。
而踩另一个板子一下,它就会被放回原处,同时线都被绷的更紧。
怎么实现这种功能?
他不想设计的太复杂。
越是简单、易操作、稳定,越是好。
如果它还不如四根棍子织布法方便,它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结构把马林给为难的够呛。
暂时想不通。
那独轮车是否容易制作?
独轮车上面的架子比较容易制作。
关键是轮子不好制作。
最结实的轮子肯定是带有辐条的那种。
辐条可以都插在一个比较大的圆木棍的侧面。
而圆木棍中间有个粗木棍,两端都嵌在车架子上。
这个粗木棍起到承重的作用。
两百多斤重的东西,先是压到它上面,然后再压到车轮上,它们承受的了么?
这轮子要有多结实才能承受这种重量?
这根棍子要有多粗?
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旋转。
轮子必须够圆,转轴的旋转必须中心对称。
以他现在的工具真的制作的出来么?
他陷入了沉思。
他的想法是,不要想着把事情一步做到位,而要多试错,多尝试,多改进。
他要是能够制作出织布机和独轮车,他的手艺就算是不错的了。
关于独轮车,他到了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实现轮子的转动,到底是轮子对着它的轴承旋转,还是把轮子与转轴做成一个整体,让转轴对着车架子旋转。
这辆车子不要做。
仔细的考虑一下。
还真的挺难制作的。
此外还有几种东西需要快点被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