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村所在的纬度,比马林老家所在地还低一点,更靠近南方。
相比之下,土丘村的气候状况更像他老家。
即便如此,红石村的冬天依然很冷。
现在已经比较冻人了。
马林提到弧形的瓦,‘独眼’说道:“一定要很圆么?”
“不用。只要有弧形,而且大小尺寸比较规范就行了。”
‘独眼’指着外面一块倒V形长条状陶器,说道:“我把泥坯放到上面,按一下,它就会自动产生弧形,你觉得用来当瓦可以么?”
把四根竹片首尾相连绑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个模具。
把模具放在平坦的台子上,把柔软的红泥填进去,压平,就会自发形成一块泥板,把模具拿掉,把泥板扣在那个陶器上,它就会自发产生弧度,虽然不是标准的圆弧,但是当做瓦片是足够了。
那个陶器有三米多长,可以放很多泥板,并把它们加工成瓦片的模样。
马林当下就动手制作了两片瓦的泥坯。
他观察了一圈,说道:“我认为这个样子是可以的。”
”那铺在屋顶上怎么防止漏雨?倒扣着铺么?两两的缝隙怎么办?”
马林说道:“先正着铺一层,两两之间不是缝隙么?再沿着缝隙倒扣着铺一层,正好把所有缝都给堵上了。我演示给你看。”
然后又把一块薄泥板扣在那个陶器上,压弯,然后拿过来。
先前两块并排放,中间有道缝,新的这块倒扣在缝上。
‘独眼’说道:“让我想想。”
想了一小会,说道:“明白了,你真是聪明,这样子铺出来的瓦肯定防雨效果特别好。”
马林心说,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能不好么?
他又动手制作了三片瓦的泥坯,来进一步表演怎么铺瓦。
找了个斜坡,先两片瓦正向并排放。
再拿两块瓦,压着它们的边缘,向上铺。
再拿两块,倒扣在它们正中的缝隙上,也是一块压着另一块的边缘。
‘独眼’看到后表示跟他想的一样。
然后问道:“要烧多少块这种瓦?”
马林开始犯糊涂,说道:“我也不知道,少说也得一千块吧?”
“一千块够不够?”‘独眼’问道。
马林说道:“不够。得奔着两千块烧,如果剩了,以后还有得用。”
‘独眼’说道:“你看我这屋顶,我也铺上一层瓦。”
马林说道:“人手可能不大足。”
‘独眼’说道:“喊两个人来帮我制作泥坯,我开动四个炉子一起烧瓦,一炉估计能烧五六十块,一天能够烧八炉,四天才能烧好。”
马林说道:“也就是一天要制作五百个泥坯。大约需要两个人从早忙到晚。”
‘独眼’说道:“你,‘瓜脸’,再加上我,我们三个够么?”
马林说道:“‘瓜脸’还是小孩,得把‘狗子’也叫上。你照顾炉子,恐怕没空来制作泥坯。”
‘独眼’说道:“你去跟‘斑鸠’说明。”
马林就下山,去‘斑鸠’家里,看到‘黑虎’正在给他爹垒壁炉。
‘黑虎’问道:“马林,你弄明白瓦是怎么烧的了么?”
“弄懂了。”
‘黑虎’说道:“是什么样子的,让我瞧瞧。”
马林说道:“到后山去看。”
‘黑虎’对‘斑鸠’说道:“爹,你先自己垒着,我想瞧瞧瓦到底是啥样子的。”
结果又有几个人要跟上去看。
马林发现自己先前的计算可能存在错误。
整个红石村可能需要八千块瓦。
‘独眼’的几个炉子都比较小,一炉最多烧不到一百块。
一天八炉,不到八百块,实际情况还得烧一下才能明白。
太大的炉子不好填干柴,氧气供应也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