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残明 > 第一五七章 解读

第一五七章 解读(2 / 2)

光是文章做得好还罢了,关键是时间点抓的好,江南各地这几年苦于满清的种种暴政,抗清意愿非常强烈,楚军又打赢了宁镇会战,腰杆正是最硬的时候,百姓们当然一呼百应……如果单论做文章的本事,鲁王朝廷里也能找出几个笔杆子,却写不出这样有力的檄文,原因很简单,鲁王政权的实力不够,还没有摆脱灭亡的危险,说什么解民于倒悬的话,连自己也不敢信。

在檄文的最后一段,是展望抗清斗争的前景,除了“胡虏无百年之运”这种振奋人心的空话之外,还对满清的国力、军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三百年前历经百战,完全是靠自然淘汰成长起来的蒙元相比,清军的军队的建制和规模、兵员素质、将领的能力,武器装备,实际的战斗力等等都差了一大截,檄文中有数据化的对比分析,总而言之一句话,八旗兵天下无敌,是笼罩在汉人心头的一朵乌云,这个神话在宁镇会战中被彻底打破,必将极大地鼓舞军心民心,最终把满清逐出关外……

这篇檄文很长,通篇将近一千字,如果不再进行深入解读,只做简单的推断的话,鲁王政权的生存空间必将受到严重挤压,但是张煌言反复回味,又觉得其中另有玄机。

这篇檄文,是汪克凡用隆武朝梁国公,东征提督的名义发布的,对浙江和福建的战事都有提及,对具体的军政措施也有说明,其中几条更是暗藏锋芒,隐有所指。张煌言隐隐感觉到,汪克凡打赢宁镇会战后,已经把目光投向整个江南,对浙江和福建的军政事务都要进行整合……通篇檄文中,一直没有明确提到鲁王政权,只以满清为生死大敌,这并不像无意中的疏忽,更像是有意的回避。

当然,回避并不代表着善意。

但最起码,他没有什么敌意,或者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鲁王政权在东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除了直接掌握的军队外,还有很多抗清义师也都打着鲁王的旗号,分布在浙江、江苏、福建各地……换个旗号是很简单的,汪克凡只要在檄文里提一句,这些抗清义师就可能转换门庭,但他偏偏选择了回避。

夹缝中求生存是最难的,张煌言不敢抱有太多的幻想,必须考虑到最坏的可能。

只要是争雄天下的人,该下手的时候就不会心慈手软,比如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先统一南方后才大举北伐,按照一般的判断,隆武朝廷收复江南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鲁王政权,张名振等人急于让鲁王朱以海称帝,也是为了应对这个危机,只是在具体的方法上和张名振、张煌言政见不合,或者说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乱了阵脚,出昏招了。

“难道说,汪克凡还有什么阴谋?又或者……他对隆武帝朱聿键有不臣之心?”张煌言把各种可能性都想了一遍,还是难以理清江南各股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汪克凡如果对隆武朝廷忠心耿耿,鲁王政权就死定了。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