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燕王府中
朱棣和他的首席、次席谋士姚广孝和袁珙三人正闭门而谈。
这两个谋士在中原历代王朝中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个和尚,一个术士。
这两人,为朱棣登天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说起这两人的来历,是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受到了佛门恩惠,故而朱元璋笃信佛教。
在当初诸王初封时,朱元璋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朱棣因为早早结识了姚广孝,也就是道衍和尚。知道姚广孝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僧人,因此,朱棣便向朱元璋主动开口,要了道衍。
道衍到了燕王府,又向朱棣推荐了一位术士,这术士就是袁珙。
有着共同语言的两人,属于崛起于微末,在激烈的竞争胜出,成为了朱棣最信任的谋士。
他们最初的建议,让朱棣设法结纳地方文武官员,以培植自己的力量。正是有着先见之明在前,朱棣的靖难之战中生胜利,便不能说是偶然。
毕竟靖难之战时,勤王兵马中持观望态度的不少。正是这些勤王之师按兵不动,才成就了朱棣在靖难之战中以蛇吞象。
现在,因为年轻的侄儿皇帝削藩运动已经轰轰烈烈,去年接连罢免了五个藩王,而皇帝的刀已经架到了朱棣的脖子上。
朱棣,已经是万事俱备,做好了起兵清君侧的准备。只等装病求朱允炆释放三个儿子回北平这个东风。
然而,谁也想不到。几年来一直默默无声,消失已久的另一个侄儿秦王朱尚炳,竟然横空出世。
朱棣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朱尚炳了,看朱尚炳高调的动作,先杀陕西布政使高吟,接着又不顾朝廷政令,直接接管陕西军政大权。又搞出一个秦王为帝室之屏的檄文,更是大言不惭的叫嚣,谁动打谁!
到底谁是皇帝?谁是藩王?
朱尚炳的行为,无疑不是把他自己当成了皇帝。
还谁动打谁!
就朱尚炳的行为,皇帝就可以给他定性为叛乱,直接下令出兵平叛。
但是,等待朝廷针对朱尚炳的军事行动迟迟不来,这让朱棣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皇帝居然会无动于衷!这不合常理是不是!难道是朱允炆怂了!是个欺软怕硬的主!
“两位先生如何看待尚炳一事?而朝廷和皇上又为何迟迟不对尚炳一事给出一个结论?”
朱棣实在搞不明白两个侄儿的脑子里都是装的什么?难道是自己老了?年轻人的世界自己不懂!
作为首席谋士的道衍和尚,姚广孝手中拨弄着佛珠,微微一笑。随后很是肯定的说道:“大王,秦王背后有高人为他指点。”
“先生何意?”
说朱尚炳背后有人,这是肯定的。具朱棣所知,他那英年早逝的二哥朱樉,身边就不乏奇人异事。留下一些班底给朱尚炳,这是肯定的。
明白有高人,却不明白这高人给朱尚炳支招的意义何在。
道衍和尚继续道:“秦王意在把水搅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