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煽动舆论,这是陈鸣的惯用伎俩。不管是多么的生硬,他总是要搞出来一波‘舆论’来。现在陈鸣要对朝鲜的旧制度和利益结构动手,那就是如此作为了。先熏臭了他们的名声,那就粉碎了这些朝鲜权贵们最大的依仗。而没有了名声,再强大的朝鲜权贵家族也是帝**队之下的待宰猪羊。《金融日报》上将朝鲜的两班贵族和势道政治是抹黑了又抹黑,把朝鲜的一切弊端和灾难源头都加到了两班贵族和势道政治的头上。“倭乱之后就是明末建奴的两次攻朝,是时朝鲜惨败,无有还手之力,王室威严大降,王室的权益也大大的降低,加之满清的压榨,朝鲜内部的租税被加重,官僚、土豪趁机大肆的兼并土地。我之前说过的,在贡物制度下,代纳人为谋取重利,农民往往要缴纳高出几倍的贡物。大同法实施后的朝鲜早就是如此。就像中国过去的官吏一般,朝廷要收一分的税,他们能推下一两的税赋来。土地兼并加剧,以及经济的发展和高利贷的盛行,造成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农民能保守父祖之田业而不卖于人者,十中一二也。农夫无田,皆耕人田的现象普遍出现。农民耕种地主土地,税赋负担至少要占收成的一半。除去种子、假贷、岁前之粮,所得仅有一两成……”报纸以金基大的口吻讲述了发生在去年冬季的农民暴动,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将最终的因由归类到朝鲜两班贵族的贪婪和残暴之上,以及这些朝鲜农民最后悲惨的下场。‘金基大’揭露了此刻朝鲜政局的真实情面——地方势大,难以辖制,那种混乱的情形下,作为朝鲜最高官员的他的话根本不被地方实权官员认可,以此甩开了金基大自己身上的责任。所以这场早就有苗头的暴动,金基大并没能制止的下,也变得情有可原。这是很长很长一大段话,中间揭露了很多很多的丑恶。暴动农民杀了一些朝鲜的底层贵族,而他们本来拥有的土地和后者的土地现在全成为了中高层的囊中之物,甚至连暴动农民本身都成为了两班贵族赚取利益的商品。权力阶层在矛盾酝酿的时候不仅不去排解和舒缓,反而用更加激烈的手段去刺激和推动矛盾的发展。很多的黑材料都是国安在暗中收集到的资料,现在被《金融日报》借着金基大之口道了出来。这对于金基大当然是一个严重的侵犯。“…………朝鲜国内的剥削在日益加重,农民的流亡逃散和小股的武装起义在满清入侵之前已经在持续不断地爆发。农民颠沛流离,田园荒芜。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消失,和底层两班贵族霸占堤堰导致水利灌溉设施的破坏,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陈鸣的眼中,现在的朝鲜是比之前的中国地主士绅阶层更加稳固的一种旧制度,两班贵族就好比两宋时候的士大夫一样,不仅拥有比明清中国的士绅阶层更加崇高的名望,还拥有绝对的官方支持。几百年时间形成了现在的旧制度,这种按照历史发展还没有走到尽头的旧制度是那么的具有控制力。农民、商人、手工业者,全都处在这种制度的控制下。就像一颗枝叶茂盛的树木,它深埋在泥土里的根脉必然是凡人不可想象的幽深和发达。没人知道,就这个事情,陈鸣已经跟陈聪商量过好几次,直到他做出决定,以霹雳手段扫干净整个朝鲜的时候,陈聪还在一脸忧虑的看着自己,陈鸣让他随意发言,因为这些商讨只有他和陈聪么,有什么话就直说!陈聪倒是还坚定自己的信念——事实上也是陈鸣最初对朝鲜的‘打算’,一国两制。那时陈鸣考虑到朝鲜的特殊情况,准备把朝鲜的一部分纳入东北,就是汉朝时候的真番、临屯、乐浪、玄莵四郡,然后其他的地盘划为一个省,暂时实行着对两班贵族有利的老一套,慢慢的对之进行小幅度改变,最后聚沙成堆,酝酿起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整个清洗朝鲜。但随着两年前朝鲜初步的人口统计报上南京,陈鸣看到朝鲜京畿道以北之地的人口统计才一百多万,那时候他就想还是别扯什么真番、临屯、乐浪、玄莵了,直接南北分割吧。北朝鲜立刻行汉制,南朝鲜继续一国两制。但是现在,陈鸣是要对整个朝鲜立刻行汉制,施汉法。没有了时间的间隔、缓冲,没有了政治经济上最初的优待。所有对两班贵族有利的旧制度全部废除,除了对朝鲜的恩典——举行一场专门针对朝鲜的科考,选拔官员。陈聪觉得这太过于激进了,当时他颇为严肃的道:“陛下的想法臣并非不赞同,可是改革税制,减租减息,官商一体纳税,阶梯纳税,这样会引起朝鲜权力阶层的恐慌的。臣相信,只要将这个政策颁发出去,整个朝鲜的大户恐怕会一夜之间闹腾起来!就算军队能够轻松镇压下整个朝鲜,那样朝鲜也肯定是一片萧条,这样对朝鲜的局势非常的不利啊!”而陈鸣却微笑着点了点头,道:“王叔不觉得朕之前的打算太过保守了么。朝鲜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是那里都不能干净利索的解决,日后还如何解决安南,如何解决缅甸?如何解决那些地方土司?”当然陈鸣的突然态度大变,跟陈鸣之前被朝鲜深深地恶心了一回是有着自己关联的。“要将朝鲜纳入国土,就必须把朝鲜土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利益线条给彻底扯断。朕很早之前就在想要怎么样打破这个局面。朝鲜地方由两班贵族把持一切,这不是说换个地方官就能成事的。”陈汉的乡官制度都施行多少年了,有的地方不还有旧势力残存吗?而不改变根本的‘改变’就是无用功,就好比崇祯帝,他换了那么多大臣,可这圣旨在紫禁城里或许是圣旨,出了紫禁城就不知道怎么样了。明末内阁六部对着圣旨阴奉阳违的事情比比皆是,想要打破这个局,全靠温和是不可能的。之前陈鸣的打算是建立在和和美美的基础上的,可现在朝鲜内讧都搞了一回了,和和美美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就还是从务实出发吧。“朕准备在朝鲜展开移民,可以利用北美、南明州和南洋的移民优沃条件,权利的吸引移民。”“另外朕要在朝鲜北部大肆的扩建矿场。朝鲜北部拥有很丰富的矿场资源,铁矿、铜矿、金银矿。”另外朝鲜还有着丰富的菱镁矿,其蕴藏量在全世界处于第一位,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7种战略矿产也居世界前列。虽然这些东西现在都没啥用。但朝鲜矿场的价值显而易见。上辈子一些相关于朝鲜的报道中,中国的矿业集团就大把大把的往朝鲜投资矿产业,比如惠山铜矿、茂山铁矿、龙登煤矿等等,那都是一签就是几十年的运营权。虽然这些矿场都不出名。说不定所处的位置还在大山之中,大规模开采比较困难,但也要尝试着去开采开采么。反正陈鸣是打定了主意,在政治方面彻底汉化朝鲜的同时,也大力的从朝鲜民间抽去人力资源,要么投入去遥远的移民,也等于给朝鲜人‘开枝散叶’了;要么就开发劳动力资源密集的矿产业,大大的减少被土地所束缚的劳动力的数量,就像之前的几年里中国的士绅地主们曾经面对的现象一样——佃户在减少,当农民有了更多的可选择项之后,地主士绅如果不主动减低田租,劳动力也是可以流向别的行业的,农村的土地不再属于农民是一种悲哀,农村的田地不再有农民去耕种那就是更大的悲哀。之前的时候,中国的士绅地主为了留住佃户,为了更大的赚取利益,一点点的从传统模式转向农场经济,这无疑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前进动力。而相同的一幕现在也应该在朝鲜出现。陈鸣就是要用最强硬的手段告诉朝鲜的前权力阶层,土地只是生产资料,劳动力才是生产力。没有了劳动力,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资料,而不是可供他们所需的财富。另外陈鸣还会在朝鲜施行严格的货币制度,如果能够从朝鲜收获一笔金银贵金属,那么对于陈汉中央政权的获益来说,那就不是仅仅那么多的金银贵金属了。朝鲜有较丰富的银矿。李氏朝鲜建国初期为避免明朝对朝鲜金银的苛求,甚至禁止开采。当倭乱来临时,为抵补军费曾从明朝延聘技术人员,来大力开发端川的银矿,明亡后朝鲜开展的对清贸易当中,其对白银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顺治年间朝鲜政府许可在地方商贾贵族在坡州、交河、谷山、公州等地开采银矿,政府按产量征税。那个时候朝鲜全境有68个银矿在开采。康麻子早期,朝鲜的银矿改由政府经营。在乾隆初期随着银矿产量的减少,朝鲜中央政府又将银矿移交给地方管理。随后朝鲜中央政府开始开采成州和遂安的金矿,但均因官方开采效益不高而停止。可是于此同时的朝鲜民间,私采金矿之风却日益盛行。据统计,北朝鲜的平安道,食力之民大半归于金穴,同时京畿、忠清、黄海、平安、江原、咸镜各道,私自开采铜矿、银矿、金矿和沙金之风,累禁不止。朝鲜的铜矿开采最初不很发达,因为朝鲜的用铜可以依靠日本供应的。然而,雍乾年间由于日本德川幕府停止出口铜,而清朝要求大量供应铜,朝鲜铜矿也发展起来了。陈鸣对于朝鲜的矿产具体分布也不是多么的了解,金银矿是他的一个后手,如果之前的煤矿、铁矿、铜矿都不能吸引去大量的劳动力的话,陈鸣就会彻底开放朝鲜的金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