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静悄悄的,什么声音都听不见。旷野中也看不到什么人影,只有那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战壕、散兵坑在时刻提醒人们注意,这里是战场,不到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把自己暴露在地面之上。俄军对阿斯特拉罕的进攻以失败告终了。陈汉的大反击自然就来临了。战场上,从来都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俄军一步步从阿斯特拉罕外围战场上撤退了去,退到了他们依靠着伏尔加河口布置的那块阵地,退到了俄罗斯的新阿斯特拉罕小镇。上万枚西式火箭弹把整个战场都打的看不到任何绿色。欧洲人的火箭发明了之后,也引起了国防军的注意,后者虽然有着很大的不住,但射程远就是它们最大的长处。虽然尾翼的存在并不能彻底的把火箭的短处一一弥补,但也能让火箭比之历史同期要更上一层楼。如今的火箭,谁都没要求它们的精确度达到半米、三十公分,甚至是几公分。只要它们在飞过一两千米后能够落到目标周遭三二十米,那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作为一种武器,它们就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至少这种武器造价便宜,生产速度快,操纵不需要什么高深技术,是对付步兵进攻和远程攻击的上好武器。火箭的爆炸药装量就算再小,那也是爆炸,比铁蛋子落地要有视觉效果的多了。而且这东西还能改变配方,从爆炸到纵火燃烧,只需要稍作调整就ok。火箭的爆炸威力很垃圾,十个火箭绑在一块也比不上一个小型的火箭弹,可是在纵火这方面,用这东西可用炙热弹可方便多了。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看不见什么树木草丛,所有的树木都毁于一旦。其中大的都被俄国人在之前砍伐一空,作为加固工事的材料消耗在了这个阵地上,就连树桩都派上了用场,变成了坑道底下的小桌和原始化的凳子。而小的和遍地的野草就全部倒在火箭、火箭弹和炮弹的轰击中了。陈汉已经对眼前的俄军防御阵地发起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零星的营队级进攻更是每天都有,但全没什么进展。阿斯特拉罕已经派出部队从南面走陆路,绕击俄国人的背后了。可是俄国人在伏尔加河上的运输线还始终存在着,这就无从谈起何时才能攻拔下这儿了。不把伏尔加河给掐断了,俄国人能在这儿堵到明年。而陈汉方面如果不能利用伏尔加河,并且家门口【阿斯特拉罕】都堵着这么一团俄军,那也是不可能真真的开发伏尔加河下游流域的。营参谋王锡朋坐在一个用树桩削成的凳子上,一手拿着本子,一手拿着铅笔,底下垫着一个硬板,以膝盖充当桌子,用心地的做着战地记录。这是军校老师布置下的作业。作为一名非军校生出身的军人,二十七岁的王锡朋从一小兵做起,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才以作为预备队官的身份走进了武汉的华中陆军指挥学院,成为这所军事高校的一名学员,如果不是此次大战的话,他现在还依旧坐在宽敞明亮的军校教室里,听着教官讲授的战术课,或是一干人在教员老师的仲裁下,进行着一次次兵棋推演。王锡朋今年二十七岁,天津宁河人,十八岁投军,识文断字,写得一手好书法,可是他连一个小学毕业证都没有,国文读的很溜儿,但在数学上就完全是小学生水准,这只因为他那个坚持旧儒三十年的老爹王者佐。作为一个坚定地旧儒派,王者佐对于陈汉推广的新式教育的感官是可想而知。所以在王家穷的揭不开锅,在王锡朋主动投军之前,他是没上过一日学的。军队里王锡朋从小兵做起,同时在军队的培训班中猛补数学、地理、世界史等各种知识,在22岁那年完成了从军士到军官的转变。24岁那年,王锡朋的军衔从下士提升为中士,第二年,王锡朋25岁的生日刚刚过去一个月,他接到了华中陆军指挥学院的录取书。中俄战争开打后,王锡朋等好多一匹军校生被紧急调配到西北,他们或是被下放到营团一线部队,或者是放到各级指挥部和后勤部队,真真的经历了这场几十万人规模的大战的运转。肯定有人死在了战场上,比如跟王锡朋一块来到的同学葛云飞,后者的人生轨迹跟王锡朋有着神一样的相似,两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年龄上相差三岁。王锡朋同葛云飞的关系挺好的,这场战争里,王锡朋就亲眼看到他的这个好朋友被一枚火箭弹吞没。是的,葛云飞粉身碎骨。战后王锡朋只捡到了他一根手指,这根手指的上部有一个留疤的伤口。王锡朋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这根手指是他好朋友葛云飞的。战争处于一种对峙状态,双方的位置调换了一个个,进攻方变成了防守方,防守方变成了进攻方。现在轮到陈汉在夜间向俄国人发起进攻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都发生在夜里。向015阵地那样,两军在金灿灿的太阳底下互怼硬钢,很清楚那一战的最终伤亡数字的陈威等人的心脏可承受不了那么巨大的数字。但打仗靠的就是士兵,就是人命。不然俄军的伤亡数字怎么会超出陈汉那么多呢?而且伤亡巨大后,巴格拉季昂那么强硬的角色都主动的撤兵了。而015真的大战则被陈汉、日本、暹罗等许多个国家报纸宣扬是‘血肉磨坊’呢。王锡朋所在营的营官是一个非常听长官话的好同志,他牢记团正的吩咐,一丝不苟的把之完成。而这个团的团正郑国鸿那是一个加强版的好同志。十分信奉‘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国防军口号,轮到他部上前了,那一上阵地就立即带领部下修补加固野战工事,督促各营把战壕、交通壕、防炮掩体、散兵坑等等,一切都严格按照作战条令完成、加固加深,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清晨的时候上级传来命令,王锡朋所在营已经开始集结了。新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要前线各部队必须做好迎战准备。接到命令,王锡朋所在营营官立即命令部下做好迎战准备。而对面的阵地上,俄军也发现了国防军的动作,严阵以待,就等着国防军放马过来了。可是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上午,眼看大中午了,国防军却仍然没有发动进攻,王锡朋心里有些急躁,他自己等的都有些急躁了。虽然进攻就会死人,而且会死不少的人,甚至是他自己。可这就好比头上悬着的一口刀,这刀是已经落下的时候可怕呢,还是悬而不落的时候更让底下的人提心吊胆呢?为了使平复心情,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同时也是为了尽早赶出‘作业’,王锡朋就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和铅笔。不过精神始终集中不起来,写了数行字之后,王锡朋就再也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于是将笔记本装回了军装口袋,将那杆铅笔插到了那个树桩凳子的裂缝里。站起身来,举着望远镜向西方张望。对面还是不见一点动静。吃过了中午饭,直到下午三点钟。“检查武器!”的叫喊声终于在国防军阵地上响起。王锡朋在战壕,扯着嗓子朝左右喊了两声。虽然他算是营部的参谋,可是在一线阵地上,他就是一个中层军官。士兵们沉默着,各自检查着手里的武器。火力分队还要注意一下火箭弹,要是火箭弹发射的时候,点火机构出了问题,那可就够惊悸了。阵地上只能听到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以及摩擦刺刀和往腰间塞手榴弹的簌簌声。王锡朋悄悄探出脑袋,朝左右打量了一下,倒是能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在做着准备。这次的进攻战至少要三个营。而且身后防线也陆续有小股兵力进入到阵地。其中的一些人正跳进了王锡朋所在的战壕里,还给他门扛来了十多个沉甸甸的板条箱。里面全都手榴弹和火箭。“都不要紧张。要沉着,要冷静!注意拉开与同伴的距离,但又千万别拉得开源。”“火箭弹是不长眼的,打过来就打过来了。天晓的会飞到哪去,落到北边是北边,落到南边是南边。落到咱们头顶算咱们倒霉。枪子也都不要怕,我们是步兵,我们是可以匍匐的。要时刻留意周遭的地形,预感到危险的时候就趴在地上,最好是有个土坑给你躲避。”王锡朋捏了一把手心的汗,大白天的猛攻对手防线,这可是要付出很大牺牲的。他唯一赶到幸运的是他在国防军里,而不是七汗**队里,后者的战斗意志才叫一个有问题。两边的观察气球都升得老高老高,中国人的炮击要来了,俄国人的大炮也准备着开火。王锡朋似乎听到了左侧的动静,他扭回头向那边望去,一瞬间里似乎看到不少人影出现。举起望远镜再去看,那边的阵地上却已经空空荡荡的了,刚才那些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模模糊糊的人影全都消失了,仿佛刚才是他的错觉一样。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