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的轮船普遍没有采用这一设计,这是因为英国没有可靠的重油供应,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英国皇家海军蒸汽轮船,也不可能万里迢迢的从大唐王国进口重油,这不现实。
重油非常粘稠,在装卸时必须要用蒸汽管道加温,用专门的运输船和运输车辆,船舶重油舱要专门设计在高温锅炉附近,借助炉温的热度才能方便的使用。
这些条件,英国都不具备。
这就是大唐王国依托本地资源的好处了,船舶在建造时就有专门的重油舱,设计在高温锅炉的附近。
而作为石化产业大国,大唐王国加利福尼亚省沿岸各港口都有储存重油的设施,有便捷的蒸汽加温管道,既可以加注重油,附近的煤炭码头也可以加煤,船舶使用非常方便。
在远洋运输和船舶制造这一领域,大唐王国紧追英国身后,虽然在船舶建造量和船厂规模方面与英国无法相比提并论,但技术水平已然不逊色。
1855年12月16日
埃斯特哈兹伯爵带着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到达圣彼得堡,要求沙俄帝国接受停战。
否则,奥匈帝国将会加入联军阵营,正是对沙俄帝国开战。
如此一来
世界排行前4的列强国家全部登场,英、法、奥匈三国形成了统一战线,再加上大唐王国和撒丁王国两个打下手的小老弟,共同对付被孤立的沙俄帝国。
多年以后
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促使沙俄帝国决定停战的关键,俄罗斯在悲痛昔日的盟友加兄弟无情背叛的同时,战场上大势已去,已经无力拒绝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
1856年1月,考灵顿爵士接替辛普森爵士成为新的英军总司令。可惜他的上任时机并不巧,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同意和谈,继续扩大战争的契机已经不存在了。
1856年1月16日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同意展开和谈。
2月25日,巴黎和会召开。
英、法、唐、奥斯曼、撒丁王国和俄国参加,奥地利因为提出“维也纳四点”方案也参加了和会,
沙俄帝国希望普鲁士王国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持,避免在和谈中遭受到群狼围剿,但英国反对,理由是普鲁士王国没有参战。
最终还是英国人的意见占据压倒性的上风,沙俄谈判代表不得不面对一致阵线上各国,仿佛一只陷入非洲鬣狗撕咬中的母狮,进行着艰难的谈判。
事实上
沙俄并不是没有同情者和支持者,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就并不希望英国过度削弱俄国,这会让法国承受更大的压力,独自面对欧洲乱局。
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作为东道主很多时候,都给予了俄国有力支持。
大唐王国在这一问题上也态度暧昧,李察同样不希望英国在欧洲过于强势,有一个随时能够触动英国敏感神经的沙俄顶在前面,英国老多少能够消停点,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欧洲,而不是北美。
所以,在适当的议题上,大唐王国给法国打了助攻,变相的支持沙俄的合理诉求。
比如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
英国要求沙俄割让克里米亚半岛,沙俄坚决反对,法、唐两国默契的支持了俄方代表的立场,这让强硬的英国谈判代表不得不退让。
发生在巴黎的和谈,成为1856年聚焦全世界目光的中心议题,也是大唐王国第1次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心,以胜利者的身份参与国际秩序制定。
这无疑推高了大唐帝国的国际地位,其三流列强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在巴黎和会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各国终于达成了一致。
3月30日,《巴黎和约》签字,主要条款有以下几点;
一,列强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
二,奥斯曼帝国保证不分种族与信仰改善境内人民的状况。
三,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被占领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奥斯曼帝国,并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
四,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奥斯曼帝国,俄国不得干涉,由列强共同保证。
五,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罗斯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
六,多瑙河航行自由。
在《巴黎合约》的各项条款中,俄罗斯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丧失了近200年来通过俄土战争获得的诸多权益,其声望和“欧洲宪兵”的身份一落千丈,掉毛的凤凰不如鸡。
和约禁止沙俄帝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沙俄帝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这让英国规划的防火墙得到落实,其围堵沙俄帝国的战略目的实现。
与此同时
沙俄帝国需要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并归还卡尔斯要塞,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
此次巴黎和会是沙俄帝国空前的一场惨败,在西进战略撞的满头包以后,对土地贪婪无度的沙俄帝国只能调头向东看。
从这一时期开始
沙俄帝国在中亚和新疆,蒙古,东三省等地频频动作,通过威胁和压迫等各种卑劣手段,在今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未动用一兵一卒,通过各种强加的不平等边界条约,就从腐败的满清王朝手中攥取了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这一切,就是后话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泽雨轩:<a href="https://www.zeyuxuan.cc/">www.zeyuxuan.cc)